
像这样的垃圾中转站,老城区仅有20个。本报记者 马辉 刘守善 摄
25日,记者从市中区、任城区市容部门了解到,目前老城区范围内,市中区有14座垃圾中转站,任城区有6座垃圾中转站,这些中转站大多为五六年前建造的,且分布比较“稀松”。中转站数量不足,环卫工人经常要骑着保洁车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将垃圾处理完毕。而想在日渐拥挤的老城区增加中转站,也不是一件易事。
25日8时许,记者在济邹路上的一座垃圾中转站看到,环卫工人们骑着三轮保洁车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将车上的生活垃圾倾倒至中转站中,由于垃圾运输车还没有到来,环卫工人们只能等着车辆回来将站内垃圾运走,才能把车上的垃圾倒进站中。“以火车站为中心,这附近只有这么一个垃圾站,我们这班人都把垃圾运到这。”负责济邹路清扫的环卫工人赵阿姨告诉记者,这个站就一辆垃圾运输车,送到城北的垃圾处理厂至少要1个小时,济邹路沿线以及车站东路附近的环卫工人,很多时候想倾倒垃圾只能排队等候。
“以西南片区为例,目前仅有一座垃圾中转站。”市中区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片区大致范围是从运河路至济安桥路,从车站西路到柳行路,仅有一座地卧式垃圾台。刚建成时区域内居民较少,还能正常使用,但由于近几年西南片区发展迅速,运河佳园等不少小区楼盘都已上房,居民增多,生活垃圾也随之大量增加,现在这个垃圾台已经明显不够用了。
据了解,今年“创城”期间,老城区新建了百座公厕,但垃圾中转站并没有增加,而城区新建小区在建设时也缺乏垃圾站、公厕选址建设的相关规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