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爱心团队,自左至右:谭成志、赵曼、孙凤慧、李书朋、李志欣
诚信团队5个人受到表彰
诚信驿站就摆放在宿舍区的主干道旁,上下课期间来往的同学还真是不少。
除了各种需求,在本子上最多的留言是对“诚信驿站”的认同和鼓励。
记者在采访诚信驿站
第一层是各种笔芯,第二层是圆珠笔和中性笔,第三层是钱箱和留言本,最底层是笔记本。小驿站个不大,东西去很齐全
小店一年半无人值守 八千学生诚信经住考验
记者 尹玉涛 马鑫
10月26日下午3:00,在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博物馆内,该校汽车工程系一场特殊的“诚信驿站助学金”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提供助学金的不是大型企业,也不是机关单位,而是该系5名普通的大学生组成的“诚信爱心团队”,而1000元助学金来自于他们在校内开设的一个叫“诚信驿站”的小店。记者了解到,去年4月11日,该系学生孙凤慧的“诚信小店”正式开张,这个小店无人收钱、无人介绍货品,挑选、付款、找零全由顾客自己办理,买卖全靠顾客的诚信自觉。至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校内近8000名大学生的诚信经住了考验,在这么长的无人值守时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学生偷盗或者赖账的事件。
小店一直没有看护者,诚信团队由一人变成五人
10月26日下午4:30,记者来到山东交通学院校园内,“诚信爱心团队”的5个人——孙凤慧、谭成志、赵曼、李书朋、李志欣正在“诚信小店”附近等候。这个小店位于“交院超市”的对面的一颗大树下,紧靠着宿舍楼。“小店”并没有门面,是一个5层的柜子,整齐码放着各种学习、生活用品,如橡皮、铅笔、笔筒、笔记本等,学生们可以根据所需挑选,然后根据所标价格把钱放到一个盒子里,平时没有看护人,桌子上默默无闻的这个钱箱是唯一在场的“经营者”,旁边有一个小店的简介、倡议书、联系电话和前一天的“理应收入”与“实际收入”。
“现在不叫诚信小店了,改称诚信驿站了!”谭成志对记者说,去年4月11日,孙凤慧的“诚信小店”正式开张,去年6月中旬,他成为孙凤慧的合伙人,小店的名字也换了,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的意味更浓了。今年,大二学生赵曼、李书朋、李志欣也通过电话联系到谭成志,加入了这个“诚信团队”。
孙凤慧对记者说,开业一年半以来,小店已经由最初的一张小桌扩为三张、后来又变成了五层的柜子,商品也在原来的单一文具种类基础上,增加了小挂件、鼠标垫、扇子、太阳伞并达到数十种物品,物品上除了有价格标签之外,还有小孙他们精心设计的“解说词”。同时,有些商品还是帮着创业班的同学、自己的舍友代卖的。
小孙告诉记者,扩大小店规模、增加商品种类,这也是同学们的建议。由于这些改变,虽然一直没有看护者,但在小店前驻足购物的同学日益增多,收入从原来的10-20元增长为40-80元,刚开学时甚至能突破100元!开业以来,小店里销路最好的物品主要是圆珠笔、中性笔和笔芯。
“诚信小店创办之初并不为大多数人看好,除了我的朋友和同班同学在那买东西,其他的人大多持观望态度,虽然大家心里也许会肯定这种做法,但却并不会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小孙说,刚开业时自己每天都晚睡早起,为诚信小店的生存奔波、劳碌。就这样一开始的收入一直维持在几块钱,不少同学觉得这样又累又没有回报,何苦呢?但是她觉得做事要有始有终,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去。在最困难的时期校报的宣传和同学们的鼓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慢慢的大家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购物模式,更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到诚信小店这个团队,从此诚信小店才慢慢地开始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