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雾朦胧,市民心头略显压抑,偌大的广场上很少有市民光顾。

雨雾天,城区道路上能见度很低。
6日中午,连绵的冬雨虽然已经停了,但是城区马路上还依然是湿漉漉的一片。中午1点半,不少市民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在上班的路上, 公交站牌也站满了正在焦急等待的市民,不约而同的是,他们的手里或车框里都放着雨具。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天天都要看天气预报,出门就带着把伞,大冷的天,老是下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从11月中旬开始,济宁接连迎来了阴雨、雾霾天气。潮湿、寒冷,很多人甚至感觉在这样的天气下,心情都感觉有点烦乱。

众多市民等候公交车。
路上湿滑,骑车太冷 公交客流量日增近万人
近日,大雾、阴雨天气频繁,给市民的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6日,记者走访城区主要道路发现,大雾等恶劣天气下,路上骑车的行人明显减少,而乘坐公交车的人则增多了。
“一下雨,路上太滑,而且视线也不太好。”6日一早,在小南门附近一处公交站牌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天气非常阴冷,她只好放弃骑电动车,乘公交车去上班。
“我刚拿驾照不到一年,平常天气好时开车还行,可遇上大雾天气就不敢上路了,还是小心些好。”在洸河路某银行工作的小赵告诉记者,年初他刚买了辆车,平时开车上下班很方便,可遇上大雾天气心里就没底了。这几天天气不好,为确保安全,小赵上下班基本都乘坐公交车。
“这几天天不好,有雾不敢开。以前一趟开50分钟,现在1小时十分钟都开不到站。”采访中53路车的司机孔师傅告诉记者,虽然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乘客数量多了,但视线不好,为保障一车人的安全,平时车根本不敢开快。公司也一再强调,大雾天气下,安全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记者从济宁公交公司营调处了解到,近期大雾天气使公交客流量明显上升。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客流平均能上涨10%左右。据统计,仅6日一天,济宁城区现有的43条公交运营线路客流量就增长了近1万人次。

水果摊生意挺冷淡。
水果、蔬菜销售均遇冷 销量尚不及平时三成
受雨雾天气影响,城区一些市场上,水果、蔬菜销量都无法跟晴天时相比,尚不及平时的三成。
在明珠农贸市场,由于刚下过雨,地面十分泥泞,来买菜的市民也很稀少。一位蔬菜摊主告诉记者,阴雨天气,最愁的就是他们这些蔬菜、水果销售户了,道路泥泞,再加上室外气温低,不少市民只要家里还有储备,就不到菜市场再采购东西了。
“这一天的销量还不及平时的三成呢,一下雨阴天,人们就不慌慌着买水果了。”在九龙贵和果品批发市场,经营户陈女士告诉记者,桔子、苹果、柚子,水果品种非常丰富,但一天下来,也没有几单生意,市场也显得冷清得很。由于原产地丰产的缘故,水果价格并没有受到天气影响而升高,即使这样,来逛的市民太少了,根本卖不出去。“希望快些晴天,到时候销量就能上去了。”陈女士说。
在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吴玉勤告诉记者,一遇到阴天下雨的,蔬菜和水果就不好卖,但是因为目前供应济宁市场的蔬菜多数为周边产地所产,交通运输受天气制约较小,因此,济宁目前的蔬菜价格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没有出现上涨的现象。

社区诊所内患者扎堆。
社区门诊患者增多 去晚了就得坐着打点滴
打点滴的、开药的、打小针的……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城区不少社区门诊也一下子忙碌起来。据了解,呼吸道疾病患者及感染病患者明显增多。
在新世纪花园附近的一家社区门诊,护士张女士正忙着为一位患者扎针,她告诉记者,中午刚刚送走一拨病人,门诊里的5个床位全部满了,为了满足患者的要求,连沙发都用上了。特别是中午和下午下班放学的点,来打点滴的人最多。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社会门诊看到,患者均出现扎堆现象,其中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儿童,而部分门诊还出现排队打针的现象。
济宁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王连顺提醒说,近期雾霾天气较为频繁,市民们应避免清晨到户外逗留,因为空气湿润,雾霾天气里,空气中会滋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非常容易感染人们的呼吸道,造成相关疾病。
王连顺还说,在连续阴雨湿冷的天气里,市民们要注意保暖,在适当的时间段加强锻炼。由于阴雨天无法经过太阳紫外线的消毒,衣服和被子上都非常容易滋生病原体,尤其是各类慢性病人及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预防疾病。

部分道路泥泞不堪。
许多路段挺泥泞 不小心就溅一裤子泥
6日下午,城区车站南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上坑坑洼洼,积满了不少雨水,路边基本上成为“水泥地”,过往的车辆多猛打方向盘绕过坑洼处,整条路上的车几乎没有一个走直线的。
从车站东侧的立交桥往南,一直到济宁动植物园,道路在雨后几乎成为了“沼泽地”。记者从桥南公交站牌处看到,路边的一汪泥水让骑车的市民只得绕行,从靠近快车道的地方通过,而距离泥水不远处的快车道路面上,几个路坑也让机动车选择了回避。
在立交桥南的一个路口处,一条深沟减慢了来往车辆的车速,由于施工后没有得到较好地修复,车辆从此经过时为了避免颠簸只能缓慢经过。由于车速较慢,这个路口处挤满了机动车,来往很不方便。“过这个沟得开的很慢,开快了可能损伤底盘。”驾驶员程师傅告诉记者,他住在国光村,几乎每天都要从这里经过,即使不下雨,过这个路口也得慢着点开。
记者从健康路沿线看到,快车道上并没有积存雨水,但慢车道的路边则有多处积水点。当日下午4时许,在健康路与建设路交汇处西南方向,一处积满雨水的路段上,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积水,由于地下铺设有暖气管道,从井口中抽出的雨水也冒出了蒸汽,在维修的这段时间内,从慢车道通行的市民只得转至快车道通行。

洗车行一天难接一单生意。
洗车也是白花钱 洗车行一天难接一单
“一上午就来了一个客人,还是换坐垫的,这样的阴雨天洗车,就是白花钱。”6日下午,在琵琶山路上的某洗车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城区众多洗车行基本无生意可作。
新世纪广场北边的琵琶山路上,开有多家洗车行。平日里,这里生意异常红火,经常能看到不少人在这里排队等候洗车。连续的阴雨天气,等于是给在这里打工的几个人放了假。在其中一家洗车行里,几位负责洗车的工作人员正围在屋内看着电视。“反正也没什么生意,还不如歇歇,往常都是这样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为没有生意上门,许多洗车行干脆关门放了假。“以前都盼着下场雨,因为雨后洗车的人会很多,但这次阴雨天持续的时间也太长了,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意能够好起来。工人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放假休息来。”一位洗车行老板说。
记者在路上看到,不少行驶在路上的车都是灰头土脸的。私家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都是一周左右的时间洗一次车,由于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洗过车了。“等着放了晴再说吧,看着脏兮兮的车,心里也不舒服,希望天气赶快放晴。”张先生说。

建筑工地因雨雾停止作业。
沟槽里满是积水 建筑工地上少见人
连续大雾、阴雨天,导致城区多数建筑工地的室外工程无法施工,一些处于地基施工的新建住宅区,由于沟槽内积存了雨水,施工也不得不暂时停止。
6日中午,记者在城区东部一在建工地上看到,偌大的沟槽中只有几名工人在巡视现场。负责看守工地的师傅告诉记者,由于下雨,这几天一直没有施工。“宿舍里的都没有人了,估计雨停了之后将沟槽内的积水清理完了才能开工。”据介绍,这个工地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在下雨时,工地加强了排水措施并用泵抽水,预计几天后便可复工。
记者在另一在建楼盘工地内看到,由于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一些收尾工作。“下雨对室内施工影响不大,但用吊塔运钢筋等材料时,我们必须得加倍小心。”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因为工程材料需要用吊塔运输,他们在下面接料时得穿上雨衣,或者打伞,近几天一直有雾的情况下,他们一边用对讲机相互喊话,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材料卸下,这比平常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记者走访城区多个建筑工地看到,现场均没有了往日机械轰鸣的景象,偌大的工地都显得十分冷清。“在这样的天气里工作,首先是不安全,再者也不能保证工程质量。”一建筑工地现场负责人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