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山东省食品监督检验工作规范(试行)》规定,山东省质监局在2011年第四季度(2011年第9批)对白酒、大米、挂面、酱油、食醋等5种食品产品进行了监督检验。记者为您整理了此批检查出的涉及我市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具体规格。在这些产品中,有同 2011年第三季度检查中发现的相同问题:“标签标识”不合格、水分检查不合格;同时也发现了新问题:两家白酒企业生产的两款产品被检出“己酸乙酯”不合格现象。
白酒生产问题首现:标签标识、己酸乙酯不合格
记者从公布的检查结果分析发现,我省主要不合格的因素集中在“标签标识、总酸、总酯、己酸乙酯”等内容上,例如出现“总酯”不合格的济南龙池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池小窖酒42度、东营龙府酒厂生产的“孤岛马场”牌马场内招酒;出现“糖精钠”不合格的五莲银河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五莲喜缘白酒;出现“固形物”的泰安市云海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泰山云海窖藏52度浓香型白酒”、寿光市华源酒厂生产的水溪坊原浆酒。而我市检出的两家不合格产品主要问题为“标签标识、己酸乙酯”不合格。
两家白酒生产企业为:济宁市国宾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盛世大典”(生产日期为2011-01-06、产品规格为500ml/瓶 38%vol)、山东梁山徐家老店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锦绣梁山酒 (生产日期为2010-05-06、产品规格为500ml/瓶35%vol)。记者针对此现象咨询了我市某高档白酒经销商。他说:“在白酒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是勾兑及原酒质量问题,我认为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是由于对白酒生产监管没有一套统一、具体的管理细则。”
在这份公告中,同样公示了“实物质量判定”合格但存在“生产日期”标注不规范的产品,包括梁山县金马酒业酿造厂生产的第一把交椅酒(生产日期为2011-08-13、产品规格为500ml/瓶42%vol)、山东金钢山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钢山陈年老窖(生产日期为2011-09-17)以及钢山特曲 (生产日期为2011-01-31)、山东三孔集团曲阜三孔白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儒祖孔子迎宾酒(生产日期为2000-01-01、生产规格为500ml/ 瓶38%vol)、山东济宁义河酒厂生产的義河典藏(生产日期为2011-10-10、产品规格为475ml/瓶36%vol)、济宁任城酒厂生产的“义友”牌原浆酒等13家我市白酒生产企业。
据了解,对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109批次“生产日期”标注不规范的白酒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各相关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处理。
挂面、大米生产企业“中箭”
在本轮针对挂面产品检查中,涉及我市生产企业中有以下几家“中箭”:济宁市三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联”牌鸡蛋挂面(生产日期为 2011-11-20、产品规格为300g/包×2包/袋×20袋/箱)、济宁市市中区鲁丰面粉厂生产的“运通黄豆挂面”(生产日期为 2011-11-21、产品规格为300g/包×10包/袋)、济宁鑫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米面(生产日期为2011-11-19、产品规格为900g /包×18包/箱)、济宁市任城区济星面条加工厂生产的“苏格兰打卤面”(生产日期为2011-11-21、产品规格为500g/把×20把/袋)、邹城市韬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麦芯挂面”(生产日期为2011-11-21、产品规格为500g/包×10包/袋)。这些问题产品所检出不合格项目均为“标签标识”不合格。
在本轮针对大米产品检查中,涉及我市生产企业有:鱼台玉鑫工贸有限公司、鱼台县兴源精米加工厂、鱼台县李伟精米加工厂、鱼台县顺发大米加工厂、鱼台县金友谊精米加工厂、任城区老六大米加工厂、任城区金秋米厂、济宁市红四方米业有限公司、任城区恒兴精米加工厂、鱼台县湖滨精米有限公司等 17家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水分”不合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