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民生理念,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未来,我市将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普通百姓将能够游览到一批新的精品景区、景点和线路,免费享有更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文化优势独特,在全国全省文化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孔孟之乡建成社会风尚良好、人文气息浓郁、文化事业兴盛、文化产业发达的文化强市。
1、深挖传统文化,打响孔子文化品牌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我市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
今后五年,要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运作孔子文化品牌,高水平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加快建设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国际青少年研修基地,搞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不断扩大孔子文化品牌的世界影响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2、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
中心实现全覆盖
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突出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市级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县级“三馆一中心”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完善图书、文博、档案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3、文化产业成支柱,拉动经济新增长
坚持政策扶持、整合资源、载体支撑、项目带动,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按照“一园三带四区”布局,充分发挥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生态文化产业带,加快建设始祖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产业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发展一批传媒、演艺、出版、旅游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下决心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尤其要发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突破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尼山圣境、东方文博城、兴隆文化园、水浒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和线路,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