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潍坊讯 日前,山东矿机集团研制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成功完成真人试验,16名志愿者经过持续106个小时试验安全出舱。生存试程中,救生舱经受了高温、高压等模拟灾害环境,获得了大量珍贵数据。16名试验队员出舱后,经医疗专家组全面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由氧气供应保障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温湿度调节系统、通讯系统、照明和指示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组成,能有效抵御二次爆炸冲击,隔绝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高温烟气等;能为舱内人员提供生存所必需的氧气、食物、水,处理人体代谢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控舱内外环境参数指标,为矿工赢得较长的待救时间,同时可以通过舱内的通信设备引导外界救援。
2001年,山东矿机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进行可矿用救生舱和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研发和生产,目前已经生产出6—16人规格的移动救生舱,可以满足不同条件的煤矿、非煤矿山井下求援需求。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朱延博 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