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邓卫华
日前有网帖反映,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没有"足额发放",学生领到的助学金相比核定的助学金金额缩水了,一部分国家助学金领款人并非核定名单对应的学生本人,甚至有班级截留部分助学金用于班费和优秀学生奖励基金。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核心网事)网传"老师代领助学金"引质疑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的枣庄市第十六中学日前引发网民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国家定人定额发放给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在不少班级却由班主任代领,学生没有足额领取到应得的助学金,这些钱到底哪里去了?
网民"龙运灿"说,助学金一律由老师代领、调剂,学生毫不知情,给多少就是多少。显然,老师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就如同一些慈善人士的捐赠款,受赠方也往往收上去重新分配一样,都是一种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也注定要饱受质疑。
网民"武洁"说,老师即便对于助学金再分配有更具体的发言权,也同样需要以透明、公开、民主的机制来保证。具体而言,助学金共有多少,分配的机制怎样,学生至少应该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还有网民担心类似事情的发生会影响人们对公益救助体制的信任。题为《不能忽视的慈善救助"最后一哆嗦"》的文章说,有些人可能是把善款平均一下,让更多的贫困者受益。但是不管怎么样,善款没有实打实地用在它原本要用的地方。这种在最后一个环节上的随意性,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让许多人不再信赖我们的慈善运作体制,也影响了大家对慈善救助的信心。
(记者调查)救助金扩大范围发放确有其事
枣庄市第十六中学校长王恒连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时说,2月15日关于枣庄十六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存疑的文章被网络转载后,学校立即就此开展了全面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助学金扩大范围发放的情况的确在部分班级存在,但没有发现助学金挪作班费和奖学金的情况。全校72个班级中,目前已核实有5个班级存在扩大范围发放的情况。
王恒连说,这些班级由于贫困生数量相对较多难以取舍,经受助者本人同意后,将核定救助学生的救助金拿出一部分,对条件相当但未能入选的困难学生进行了救助。其中2011年秋季学期共有15名家庭困难但没有被列入国家助学金救助名单的学生领到了助学金,平均每人领取约500元,共约8000元。
据枣庄市第十六中学会计孙海霞介绍,目前学校在校生约1500人,其中2011年秋季学期共有429名贫困生享受到了总额31.6万元的国家助学金。
山东省教育厅调查组16日随即抽取枣庄市第十六中学7个班级调查显示,7个班级中有1个班级存在扩大范围发放国家救助金的情况。16日中午,记者对这个班级的班主任雍正煊和一名困难学生进行了采访。
雍正煊告诉记者,他所带的高一年级24班共有57名学生,按照10%的比例确定了5个救助生名额,但由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比重偏高,共有10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经过班委讨论最后剩下7名学生,这其中除1名学生特别困难外,其余6名学生难以取舍,最后决定"报5人,7人分享助学金"。
雍正煊说,5名学生中,2人是每学期1000元档,其余3人是每学期750元档,总额4250元。这其中除1名特困生单独领到1000元外,其余3250元由6人平分,其中5人每人领到了550元,剩余1人领到了500元。
(延伸阅读)初衷虽良好违规当纠正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2010年11月3日起实施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对此,雍正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之所以扩大范围进行救助,实在是难以取舍,没想到好心却办了违规事。目前,学校已经就此进行紧急整改,坚决杜绝这种违规发放国家助学金的行为继续发生。"
高一年级24班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她享受的是2档每学期750元的国家助学金,其中250元分给了班级里不在名单之列的困难学生。在扩大范围发放之前,班主任和班委成员一起征求了她们的意见,对此她表示理解,但不知道这已经违反了国家规定。
另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贫困生则表示,对已经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学拿出部分资金救助同样困难的其他同学是可以理解的,但操作上应该做到公开透明,避免有些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拿到救助,由此形成不公平救助。
王恒连表示,2012年春季学期刚刚开始,这一学期的国家救助金发放工作尚未展开。目前,学校一方面严格要求各班级不再扩大范围发放奖学金,并直接把用于接收救助金的银行卡全部发放到对应的学生手中;另一方面,学校决定拿出部分资金,对2011年秋季学期未能足额领取救助金的学生进行差额补齐。此外,对于部分班级存在的贫困生数量较多难以取舍的情况,学校正在考虑开展分批次审核救助。
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孙义忠说,目前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采取一年一审核的方式进行救助,建议改成每学期一审核的方式确定救助名单,此举便于开展分批次救助审核并救助到更多的困难学生。(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