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隆乡对条件成熟的“空壳”村进行治理,盘活了土地资源,避免了“空壳”村土地长期闲置浪费现象。
李草庙村是该乡典型的“空壳”村。村里70%以上的住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土坯房。房院不但多数是长期无人居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珍贵的土地资源也长期大量闲置浪费。通过广泛走访群众,调研酝酿,在争取村民理解、支持的基础上,对该村进行了和谐治理。具体工作中,村两委具体操作,乡党委政府及时指导,跟踪服务。坚持群众工作路线。不激化群众矛盾,不给群众增添负担,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生产。通过奖励、帮扶等政策手段,有力地增强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同时对个别确有困难的群众,工作人员靠上去做工作,触膝谈心,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目前,该村280余户群众已有260户完成和谐搬迁。“空壳”村治理,不仅使环境得到改善,而且避免了土地长期闲置浪费,为国家复垦土地300余亩。(李玉方)
编辑:程桂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