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庙镇以创建市级生态村作为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载体,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精心组织,领导到位。为了全力抓好抓实创建生态村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镇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城建、农村、组织等相关分领导全力投入创建工作。各创建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委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市级生态村”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检查、收集整理有关技术资料、数据等工作。实行工作负责制,将规划目标和项目分解到各位成员层层落实,保证实施。
营造氛围,宣传到位。积极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召开村民会议,宣传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最大意义,号召广大群众切实行动起来,群策群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围绕村街道、门前屋后、庭院及室内环境卫生,搞好综合整治工作。
多方筹措,资金到位。为进一步完善生态示范村的基础设施,积极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通过采取地方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款一点、村集体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据悉,至目前为止,配合农网改造工程、道路网化建设工程、农村改水工程等工程,对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农村电网全部改造,通村主干道建设完成。对私搭乱建的56间棚厦进行了全部拆除,动用铲车280余台次,挖掘机60余台次,把影响环境卫生的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等“三堆”全部清理完毕,安装路灯240盏,栽植绿化苗木1万余棵,新修硬化村道40条,28个创建村主街道、小巷、坑塘等环境面貌整治一新,效果明显。
良性发展,管理到位。首先建立了长效机制。镇政府统一购置配备了垃圾筒、垃圾车等保洁工具,村里配备了保洁员,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金乡县处理的模式搞好运作。并纳入镇政府统一考核,确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次制订了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的护林队和义务环卫小组,有效制止了随意砍伐树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从而使村域内的环境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马庙镇)
马建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