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亲身体验了绿潮打捞过程,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艰难、浩大的任务。20日清晨,为了体验一线工作人员和渔民打捞绿潮的辛苦,也为了了解最新的一线情况,YMG记者来到清理现场,并坐上巡逻艇跟随工作人员一起踏上了打捞绿潮之旅。
清理:一天最多装15万袋绿潮
20日早晨8点钟,当记者来到码头时,几名渔民正在清理混着泥沙的绿潮,并将一袋袋绿潮整理起来,等待着拖拉机前来拉。这一堆绿潮表面上看起来还绿莹莹的,却开始散发出一股股腥臭味儿。“这是昨天下午清理上岸的。今天早晨6点钟,我们就来清理,没想到一夜的工夫就开始腐烂了。”正在现场清理绿潮的渔民臧国泉说。今年65岁的臧国泉来自海阳市臧家村,自从亚沙会开幕以来,他和同村的11名渔民每天早晨都到码头清理绿潮。
海阳市旅游度假区管委主任纪刚,在一旁拿着铁锨将海边刚刚打捞出来的绿潮堆在一起。“年纪大点的工作人员和渔民就在码头负责装拖拉机,年轻的渔民和工作人员就要在近海打捞散浮着的绿潮,再将一袋袋的绿潮装进编织袋扛到码头上来。” 纪刚说。
和前几天比,渔民们这两天的工作已经轻松很多。“12日、13日的绿潮最多了,一天时间,我们度假区要装500辆拖拉机,大约有15万编织袋。” 纪刚说,“不少渔民的胳膊第二天疼得都抬不起来了。从今天打捞的情况来看,也得70多袋绿潮。”
巡查:一天踏浪200公里
8点半,记者从凤城港码头坐上500马力的小型巡逻艇,跟随海阳市渔政工作人员一起开始寻找绿潮的踪迹。
随着海岸线越来越模糊,海面上的风力越来越大,巡逻艇随着起伏的波涛,在海里跳起了“芭蕾”。由于风力太大,记者眼睛很难睁开,巡逻艇上有一名工作人员也开始头晕眼花,并出现晕船的症状。“这么多天了,今天的海上风力是最小的,最多也就四级。”巡逻艇驾驶员邵珍浪说,“12日和13日这两天的风力最高9级,最低也在7级,人在巡逻艇上根本站不稳,一般人上巡逻艇最多呆五分钟就得吐。”
今年46岁的邵珍浪驾驶摩托艇已经有10个年头,从6月8日,他就按上级命令驾驶这艘摩托艇每天在海上巡查6个小时。“我一般负责在10公里以内,一趟就需要20公里,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邵珍浪说。
烟台市绿潮应急处置指挥部督察员孙奎权和邵珍浪一样,每天都在海上“漂”着。“一天要巡查十个来回,差不多200公里,一旦发现绿潮就要立刻电话通知渔船过来。” 孙奎权说,“最高峰的时候,我要拨通近百个电话,调度渔船打捞绿潮。”
一路上,记者努力寻找着绿潮的踪迹,但只能看到海面上漂着零星的绿潮,剩下的只有起伏的波涛与天空作伴。“这些海面上漂着的绿潮,都是由于海里风浪大,随着浪花跃过围网过来的,大面积的绿潮已经没有了。” 邵珍浪说。
为了监视绿潮的一举一动,邵珍浪和其他7名开巡逻艇的驾驶员吃住都在船上,不曾踏上岸边一步。
掩埋:6处地点环保无污染
上午10点钟,在离凤城港码头15公里以外,6辆斯泰尔大型货车载着一车车绿潮朝一个废弃的大坑奔来。这个大坑大到足以装下几十万吨的绿潮,是6个绿潮掩埋点之一。
虽然是阴天,当天气温不高,但腐烂的绿潮散发出的一股股腥臭味儿还是从大坑内散发出来,让人反胃。
卸载、填埋、清扫……现场村民似乎闻不到刺鼻的气味,每个人有条不紊地做着各自的工作。“刚开始闻到这个味道很恶心,熏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都吃不下饭。”一名村民一边搬运绿潮一边告诉记者,“现在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就盼着把绿潮赶快清理干净。”
村民们从车上扛下一袋袋的绿潮,再将编织袋里的绿潮倒进大坑里。因为绿潮容易腐烂,而编织袋不易腐烂,只能将编织袋清理出来。“每填完一层绿潮我们就会覆盖一层泥沙,避免臭味冒出来。掩埋点都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防止绿潮泄漏,避免二次污染。”督导员赵平说。
即便是绿潮的高发期已经过去,现场仍旧停放着6辆斯泰尔运输车、2台铲车和两台吊车。“总共埋了两万多吨的绿潮,高峰期一天埋上千吨,也是从早晨4点钟忙到晚上10点多钟。” 赵忠国说。在掩埋现场,不仅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全街道居民参与到了这次围剿绿潮的战斗中来。“我们辖区的30个村的村民都参与进来了。” 赵忠国说,“没有一个人喊累,都在坚守岗位。”
高科技清剿绿潮显神威
在巡逻艇上,记者看到邵珍浪在驾驶之时,不时地打量着台前的一个显示器。“这个是海上检测仪,12日当天,如果不是这个宝贝,我的巡逻艇根本开不出来。” 邵珍浪说。检测仪每隔几秒钟就会更换一次画面。在这个小小的检测仪上,渔船、漂浮物、陆地每个定位都很清晰。
12日,当时海上风浪大,又是大雾天气,邵珍浪连眼前一米的距离都看不清。但是,他仍旧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立即出海搜寻绿潮。“通过检测仪,我可以轻易避开障碍物,并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它,我寸步难行。” 邵珍浪说,“当看到绿潮时,我也是通过检测仪将绿潮的经度和纬度告诉渔船,渔船才能进行打捞。”
为了及时掌握绿潮的行踪,国家海洋渔业局北海预报中心每天都会通过卫星观测绿潮的动向传递给烟台市绿潮应急处置指挥部,往往是绿潮刚开始活动,渔船已经蓄势待发,让绿潮没有偷袭的机会。
高科技器械,也为战胜绿潮进攻增添了一份力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