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我国海洋工作者的梦想
9月29日,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山东青岛交付使用,正式安家岛城。
“‘科学’号这艘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承载了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研究员孙松说,期待“科学”号的投入使用能够成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新的起点,并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孙松认为,海洋科学研究是一门基于观测、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而观测工具是有能力深入海洋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保障。“科学”号从立项到交付使用,历经5个年头终于顺利交接,即将在海洋征程上扬帆远航,大显身手。
海上移动实验平台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认为,“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开启了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新的篇章,其投入使用后,将承担我国深海远洋科学调查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将为深海和大洋研究提供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
我国目前用于海洋科学研究的考察船约有15艘,小船多、大船少,旧船多、新船少,专业考察船多,综合考察船少,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海洋科学研究需求,迫切需要建造新型的先进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而“科学”号是我国2000年以来建造的第一艘国际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科学”号是我国未来10—20年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将与现有和将建的综合考察船、专业调查船相互补充配合,逐步形成我国海洋探测调查的完整体系。
“科学”号具备全球航行观测能力,采用了多项国际先进的船舶技术,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不仅在快速性、操纵性等方面全面达到预设目标,在空船重量控制、总体布置综合考虑、抗风稳性及配载、电站负荷和油耗、动力系统可靠性以及生活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号配置了满足水体探测、大气探测、海底探测、深海极端环境探测、遥感信息现场印证和船岸一体化网络系统等科学探测装备,将为我国海洋科技界开展深远海调查研究提供最为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是名符其实的“海上移动实验平台”。
立足中国近海,走向深海大洋
孙松说,海洋覆盖了全球70%的面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海洋科学研究必须着眼全球,我们必须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
他透露,“科学”号交付使用后,将主要用于深海和大洋的研究,瞄准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特别是对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南海等重要海域的综合调查和研究,推进我国近海与深海大洋的协同研究,对海洋观测本身,以及研究海洋对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生物资源变化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孙松表示,“科学”号考察船将以“专业运行、开放共享”的模式运行管理,通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号的优势和作用,使其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共享平台,共同去探索未知的海洋奥秘,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薄克国 刘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