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深入实施蓝黄两大战略 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来源: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0月3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以蓝黄两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力促经济在更高层面上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
全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山东,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山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强大引擎,正以科学开发资源,优势产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率先引领全省步入深度转调、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从黄海之滨到渤海之畔,蓝黄两区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发展空间。绵延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海上山东”的新蓝图,近800万亩未利用地使山东成为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东部沿海省份。
为将天赋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山东以领先全国的科技优势科学开发海洋和生态资源。拥有全国1/4海洋科研力量的青岛市,与中科院、山东省三方共建了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正在研究的海洋微藻造油技术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正在建设的青岛蓝色硅谷、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吹响了产业发展的“集结号”,依托“四区三园”和四大临港产业区,一大批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高效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在区内连点成面,集群发展。目前已形成海洋特色园区37个,高效生态特色园区19个,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精细化工、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黄三角石油装备产值几近全国的半壁江山。
在烟台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以7.5亿元接下亚洲第二的海上石油导管大单,更加坚定了烟台迈向“国家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基地”的步伐。
2012年产值指标和利税指标都有所提高,超过20%。
昔日为人忽视的大河之洲眼下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热土,800万亩未利用地为黄三角开发积攒了能量、百万亩生态湿地为黄三角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优势生产要素正从四面八方向黄三角汇聚,“蓝色经济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山东蓝黄两区建设的主色。
“金九银十蟹当家”,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户李文忠今年又喜获丰收。
让老李的大闸蟹供不应求的是虾蟹混养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这一模式不用投放任何饲料,不仅效益高,而且天然绿色无公害,昔日光秃秃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黄金池”。
为了保住生态环境这条生命线,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损害补偿工作,启动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已完成湿地修复20万亩。同时,开发与保护同步,区内新建投产的潍柴大功率船用柴油发动机、东营沃飞飞利浦3D裸眼电视等全部是高端高质高效项目。
黄色孕育希望,蓝色连接未来,蓝黄两大战略为正处在战略转型关键期的山东注入强大动力,定位“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打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环渤海地区高效生态经济的重要增长区,蓝黄两区将强力拉动山东经济社会的大船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