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经济转调”,开发区(大安镇)积极构筑经济发展高效平台,有效推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优质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建设了投资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配足配齐了软硬件设施,健全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投诉受理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日常管理制度,进一步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平台;设立了机关效能督察室,完善各项机关管理制度,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负责对机关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和考评,解决少数机关干部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办事推诿、纪律松懈、作风散漫等问题;实行了项目包保责任制,按照包前期筹划、包开工建设、包建设管理、包项目投产、包项目达效的“五包”标准,包保人员靠在一线、排查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难题;推行了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外来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户籍、暂住证明等手续由镇区协助办理,优先安排其子女入托入学,解决后顾之优。
快捷物流平台。依托兖州北站的得天独厚优势,科学布局物流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包括益海嘉里物流、广场商厦物流、北站储运、亿金物流、爱密特物流、中石油油库、东宇经贸等储运物流企业集群。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道路货运,大力支持和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实现“道路网络”、“枢纽网络”、“信息网络”、“组织网络”的高度统一,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立足北站现有铁路专用线和周边的益海嘉里物流、广场商厦物流、北站储运、亿金物流、中石油油库等物流企业,筹备建设鲁西南最大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集散基地。
商业经营平台。以镇驻地中心服务带和“大安—山拖”服务带建设为依托,编制了《大安镇新型乡镇总体规划》,不仅对骨干道路框架及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分区进行了控制性规划,而且对消防设施、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城镇管网、农村集兖州市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规划,构筑了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框架;在镇驻地建设了涵盖百货、服装、食品、日用等商品在内的商贸中心,辐射带动效应愈加显现;在开发区内建设了兼具餐饮、服装、商品等功效的商业街,极大满足了企业职工的日常生活需求;充分利用临城靠厂地理优势,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工人、复原军人、待业青年等发展个体经济,营造更具活力的商业氛围。
(段安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