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开发区(大安镇)突出“平安、效能、和谐”三大主题,不断夯实园区管理基础,着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今年1—9月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45.7亿元、利税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0%;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增长26.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9亿元,增长72.69%,呈现出经济稳中攀升、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管理精细化,打造平安园区。坚持“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方针,以创建平安园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该镇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亲情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以网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与常住人口同看待、同服务、同管理,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培训、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二是形成警企联动效应。该镇建立了警企联动机制,每名民警联系3—5家重点企业,每家企业配备1—2名专职安保人员,联手开展治安防范。每月召开企业治保人员例会,动态掌握企业治安隐患和最新情况,第一时间跟踪服务;针对新建项目、入园企业日渐增多的现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时调整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企业配置了技防监控设施和对讲机,单独使用1部基地台,新安装摄像头600多个,实现了电子监控全覆盖。三是贴心服务园区职工。该镇积极开展创满意大走访活动,深入社区、村居、企业,一线解决村居之间、村企之间、群众之间各类矛盾。深入企业指导完善集体劳动合同、女职工维权合同等,扩大了职工保险覆盖面。加大企业用工协调与管理力度,区内企业先后招用周边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
服务亲情化,打造效能园区。该镇秉承“岗岗都是服务岗、人人都是服务员”的理念,倾心创建优质的充满亲和力的服务,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责任抓服务。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一律实行责任包保和集中会战,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制定了投资服务、项目推进、项目管理、重点企业及项目领导联系包保等一系列实施细则,对排出的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展攻坚战,实施部门联动,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二是多方协调抓服务。对各级财税新政策,第一时间宣讲到门,积极协调兑现事项。对水、电、热力等问题,协调主管、职能部门,先后为企业和项目解决难题370项次。大力倡树“只要进了园区门,就是园区一家人”理念,先后为外来人员协调解决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问题130余人次,亲情化服务蔚然成风。三是职能前移抓服务。该镇组成专门班子从立项、谈判、签约、审批、注册登记、各部门备案、开业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包保人员办公在现场,协调在一线,抢工期、赶进度。同时,配套实施政策激励,相继出台《招商引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园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贡献突出的企业,形成了“服务发展有功、做大企业光荣”的共识。
平台多元化,打造生态园区。该镇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纵横通连、配套到位”的思路,倾力打造优良的充满吸引力的环境,园区面貌焕然一新。一是统筹规划巧布局。立足现有装备制造、农业机械、食品加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等七大主导产业,实现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相互协调,加强服务带与生活区的衔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和群众的需求。二是加大投入抓配套。完善了镇区总体规划,完成了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驻地雨水污水排放系统规划;实施了镇驻地及镇中心社区中心路改造建设、社区热力管道铺设和安工Ⅰ线、双龙Ⅲ线、安南线、精细化工园区电力专线铺设工程。三是环境整治促规范。成立了覆盖各村的210人保洁员队伍,建立了垃圾“户收、村集、镇处理”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违法建筑、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栽乱种整治活动。在企业集中地带设立了“商贸一条街”,使企业周边小摊点、小卖铺、小餐桌等一律进街经营,有效扼制了“三乱”行为,招商吸引力和项目承载能力日益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