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水城正展露新颜。记者 张晓科 摄
河道内刚刚建好的出水口。记者 张晓科 摄
城区河道风景宜人。记者 张晓科 摄
水质好,不少市民前来垂钓。记者 张晓科 摄
引水入城工程闸口。记者 张晓科 摄
10月12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9月26日,随着引水主干渠枢纽控制工程分水节制闸的开启,曲阜市引水入城工程正式通水,泗河河水一路欢歌流入县城,穿过引水渠和曲阜城区各条河流之后汇入大沂河,最后经过兖州的金口坝回归泗河。
曲阜市在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从来没有离开过“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但是这个作为儒学文化发祥地的圣城,却少了些水的灵动。依山傍水而居,享受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的意境,是每个市民的心愿。
2011年年底,曲阜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打造生态宜居水城的理念,随后这一想法被写进了2012年曲阜市政府工作报告。
引水入城,是否可行?
城市要美,首先得有灵气,滋润万物的流动水体无疑是赋予城市灵气的首选。曲阜与泗河相邻而居,城市里却没有流动水体。曲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永和如是说。
据介绍,曲阜县城内现有大沂河、小沂河、蓼河、洙水河、护城河、小林河、古泮池7条河流。“目前城内的几条河基本上是季节性河流,有雨就有水,不下雨就干,大部分时间河流内充斥着老百姓的生活污水,都没有稳定的、新鲜的补充水源。”曲阜市水利局局长刘万翠告诉记者,早在多年之前,曲阜城南曾有几个泉眼,靠着泉眼的喷涌,曲阜市城内的几条河流才勉强保持着流淌。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水及城市生活用水的加大,地下水位也不断下降,城南仅有的几个泉眼不再喷涌。随着时间的增长,河道水质变坏,并发出恶臭味,尤其是夏天,滋生了大量蚊蝇,令沿岸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守着泗河,城内却没活水,这显然与圣城曲阜的地位不相符。因此,引水入城到了不得不引的地步。”刘万翠说,思考如何还城以水,丰富城市水系之时,一个大胆而又可行的想法——“引水入城”,浮出了水面。
2011年年底,曲阜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打造生态宜居水城的理念。随后,这一想法变成现实,被写进2012年的曲阜市政府工作报告里面。2012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曲阜市就成立了引泗河水入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并明确提出要“做好水文章”,让城市水面活起来,塑造城市新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赵永和说,涓涓细水流入城中,然后再建设湿地公园,水和树多了,城市则更加的有生机和活力。自此,一场引水入城“战役”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