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原管家楼收费站迁建工程,经过6个月的紧张建设之后,日前正式一分为二并开始试通车,原管家楼收费站已停止收费。据了解 ,两处新建收费站的收费通道共计27个,大大提高了进出黄岛区的通行能力。而进出青兰高速及沈海高速(同三高速)的车流经过分流后,也大大疏解了青岛前湾港区一带的交通压力。
新收费站试通车
10月12日中午,记者驱车来到黄岛收费站(即原管家楼收费站),远远看去,以往经常在收费站处等候通行的车队已经不见了,收费岗亭内也看不到负责收费放行的工作人员。尽管收费岗亭尚未拆除,但车辆从此通行已经相当顺畅。自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后,该收费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冷清过。
经过该收费站后,沿着青岛前湾港1号疏港高速往北行驶约3公里,在管家洼社区北侧,一座崭新宽敞的收费站已经开始收费。据介绍,这座收费站是原管家楼收费站迁建改造后的主线收费站,名字仍为黄岛收费站。而在原管家楼收费站处 ,沿青岛前湾港2号疏港高速向西行驶约5.5公里,抵达辛安街道冷家沟社区西南侧位置,新增设的黄岛西收费站也已经开始收费通车。
据了解,该迁建改造工程自今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过6个月的建设后收费站主体已经基本完工,从10月10日22时起同时开始试通车。两处新收费站投入使用后,两站之间的道路将转变为城市道路。
收费通道增加16个
此次迁建后,黄岛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十分宽敞 ,共83.5米宽,设置了15个收费通道,其中5条入口车道、10条出口车道,内侧还专门设置了一对ETC车道。此外,还增设了8个复式收费亭,过往车辆到达收费站后,可以很快分流驶入不同的收费通道,通行速度明显加快,没有出现原管家楼收费站常见的堵车现象。黄岛西收费站相对规模要小一些,收费广场宽67.3米,有12个收费通道,包括4条入口车道、8条出口车道,包括内侧一对ETC车道,增设复式收费亭6个。但由于此处通行的车辆相对较少,因此车辆通行也十分顺畅。
如此一来,原管家楼收费站迁建改造后,收费车道由原来的11个,增加至现在两处新收费站共计27个。据了解,目前黄岛西收费站隶属青岛市高速公路管理处管理,黄岛收费站隶属山东高速集团管理。
“一分为二后,长期困扰原管家楼收费站的通行不畅问题将得以解决。”黄岛区交通局有关人士认为,这会吸引过往车辆经由新收费站进出黄岛区,因此车流量有望比以前有所增加。
根据黄岛区的交通规划,在对原管家楼收费站进行迁移改造的同时,未来还计划在红石崖街道选址建设一处疏港物流分拨中心,以缓解疏港交通压力。
车辆进出高速这样分流
黄岛收费站站长陈达坤介绍,两处新收费站通车后,从青岛前湾港区驶出的货车将直接经由前湾港2号疏港高速,通过冷家沟社区附近的黄岛西收费站,驶向沈海高速(同三高速)。从青岛胶州湾高速、青岛胶州湾大桥、青兰高速驶向黄岛的车辆 ,可经由管家洼社区附近的黄岛收费站进行结算。“这样进出黄岛区的车流就将分离开来,不会在局部形成拥堵。”陈达坤认为,这对疏解目前管家楼收费站附近的车流,会有很大的作用。
市高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缓解该站交通压力,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市交通运输委今年4月正式实施管家楼收费站迁移工程,该地区原有的一点进出变成两路并进,交通卡口问题将不复存在。新建成的黄岛和黄岛西收费站将成为黄岛区北向交通的关键疏通点,困扰港区十年的交通顽疾将基本得到解决。 文/图 记者 马正拓 本报通讯员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