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0月26日讯 (山东广播新闻频道记者 彭寿熙)进入10月份,山东德州、聊城各地棉花开始陆续上市。虽然今年德州夏津县棉农刘丙林获得了丰收,但是面对每斤4块1的价格仍是不想出手。
棉农:棉价低、不赚钱
虽然这个价格比去年同期每斤三块八的价格高了两毛钱左右,但他觉得还是不赚钱,今年七八月份,山东遇到了大雨,棉花产量上不来、成本又快速增加,他们老两口辛辛苦苦种一年棉花,每亩地的收益只有五六百块钱,刘丙林告诉记者,现在种棉花,越是种的少越不赚钱,平均成本太高,像他家,光棉花就种了八亩地。
“一亩地卖不了2000,去600块钱的本,再去800块的工,也就五六百块钱,个人的工还不搭钱呢。”
刘丙林说,他们老两口一年里,至少有三个月在种棉花,而八亩地总共卖的4千多块钱核算下来,每人每天的工资只有20多块钱。如果算上两个人的工钱根本就不够。
当前价格与棉农理想价格有差距,棉农不想出手,觉得自己亏了钱。那作为棉花价格晴雨表的棉纺企业又是如何说得呢?记者赶到德州市武城县的一家中型棉纺企业,这家企业拥有的纺纱机多达150多台,但是在10月8号这一天,记者看到车间所有的纺纱机都全部处于停机状态,公司副总经理刘其波说,停机并不是倒闭,只是他们正在实行错峰生产。
企业:棉价高 大面积亏损
“我们每天是从夜里的11点开始到第二天早晨的七点生产,这个时间电费比较低,每度电3毛7,其它时间你像上午,它是每度一块两毛七左右。”
武城县德源纺织公司副总经理刘其波告诉记者,通过错峰生产,他们一个月节省的电费能达到百万元左右。但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处在了亏损状态。原因就是整个市场萎缩,特别是春节过后到八月份的库存量已经占到往年生产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本销售不出去。
“每月都在亏损,亏损应该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不等,并且这种情况这种迹象呢还有恶化的景象,就说未来的这几个月看不到一点盈利。”
记者在采访棉纺企业的时候,棉纺企业负责人都告诉记者一个统一的答案,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棉价比国外高太多,目前,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在19000元以上,但国际上,棉花的平均价格只有每吨14000元左右。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国外产品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虽然近两年我国人工成本是上升了不少,但和国外相比,我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成本还是有优势,如果国内外棉花差价在每吨1500元以内的话,国内企业还可以内部消化,但现在每吨差价接近5000元的情况下,他们实在是撑不住了。
“往年都行,今年因为和国际价格悬殊太大了,我们比国际价格高四五千块钱,每吨棉纱。所以现在出口现在几乎出不去了,只能在国内销售。”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调查,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国棉纺织企业亏损比例接近40%,3万锭以下纺纱企业减产、停产面接近50%.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棉农说棉价低、不赚钱;另一边是企业说棉价高,不仅不赚钱还大面积亏损,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棉花产业两头不叫好 国内棉价远高国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每年对国外89.4万吨的进口棉只收取1%的低关税,但如果进口量超出89.4万吨的配额,则要对进口棉花加收5%到40%不等的滑准税,当前,国内棉价在每吨19000元上下,国外棉价13500元,征收的滑准税约为5500元。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棉花进口政策调整似乎已势在必行。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和滑准税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但这真的可行吗?
山东省德州市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张振兴介绍说,企业大呼取消配额和滑准税,大量增加配额,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棉花产业将急剧下滑,将来中国当无棉可用的时候,外国的棉花一定大幅度提价,这是必然的。大豆在中国以前是主产业,由于没有保护好,现在基本85%都被国外垄断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棉花产业棉农企业两头不叫好 该如何破局?
棉花产业棉农企业两头不叫好 该如何破局?
时间:2012-10-26 20:1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东北白菜冲击烟台市场 丰产不丰收愁坏本地菜农
下一篇:山东移动“联姻”各大连锁渠道 共拓3G产业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