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十八大”:加快转型发展 提升创新驱动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早安山东》
齐鲁网11月13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栏目报道,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一论述在山东代表团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山东团代表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创新驱动展开热烈讨论。
代表们总结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代表、烟台纺织女工王少琳,在修布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她独创的修布方法与传统的修织方法相比,既提高了修剪效率,也提高了修剪质量。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成为她创新的无尽动力。
王少琳表示现在最关注的是企业的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就要创新改革。企业兴旺发达了,一线工人才能跟着企业过上好日子。
王少琳的话,代表了广大工人的心声,也成为代表们的共识。当前,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提出,在党代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代表们认为,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机把握的准确而及时,充分说明党对现代化建设以及自主创新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层面。当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十八大代表席秀海也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经济转型时期,单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很难持久。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以山东为例,在东部一些地方,人均GDP已经超过一万美元,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制约等不利因素。代表们认为,在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如何转?十八大报告无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十八大代表赵峰说,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自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上一个很大台阶,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山东是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在重装备、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实体经济,无疑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创新使工业提速,创新同样让农民受益。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8%,但山东并没有放缓科技兴农的步伐,通过建设科技兴农平台,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有力举措,到“十二五”末,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争取提高到65%,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