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深入挖掘诚信文化、大蒜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逐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为主的综合型文化产业框架,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目前,文化产业经营户243家,从业人员8620余人。其中出版物发行单位30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33家,打字复印经营单位46家,印刷经营单位11家,电子游艺室6家,歌舞娱乐场所9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78家,文化礼仪公司16家,工艺美术品经营单位2家, 旅游社11家;总投资1600万元的圣大影城3D数字电影院运营良好。纸类精细包装企业—山东金江实业有限公司,发展成为集印刷包装、人造石制造、企业策划、广告设计制作为一体的实业公司,成为山东省出入检疫局指定的出口包装定点企业。文化旅游呈现出新亮点。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实现诚信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汉文化、农业文化由意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目前,在建旅游项目共有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诚信广场真武庙景区、周庄生态葡萄园和高河平原水库风景区4个,其中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和高河平原水库风景区列入省重点旅游项目。羊山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一期已建成运营,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被纳入“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和“2011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顺利,“游乐嘉年华”项目一期已开放营业,古镇文化体验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三十六计主题公园初显形象,崇德寺大雄宝殿现已竣工。诚信广场真武庙景区项目进展顺利,真武庙主体正加紧建设。高河平原水库风景区项目已列入我省水利“大盘子,计划6月上旬开工建设,将建成集供水、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风景区。光善寺景区、缗国城等景区重点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光善寺景区将以光善寺塔、山阳书院、古金乡县衙等为依托,逐步恢复历史原貌,并配套相关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济宁市传统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已纳入全市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新对策、新手段、新方式,以打击文化市场违法违规活动为中心,加大稽查力度,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检查网吧1060家次,出动车辆120多车次,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查处违规网吧80家次,检查娱乐场所72家次,查处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艺厅3家,检查演出市场30多家次,查处取缔无证经营3家。“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效。已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复制)企业单位72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880余册(盘),取缔游商地摊3家,取缔无证照经营打字复印单位2家,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清理查处违法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物10余家。深入开展网络正版化专项治理活动。安装正版软件600余套,从源头上防范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形成“先授权,后传播”的版权传播秩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