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羊山景区(羊山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结合实际,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镇区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整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近年来,随着羊山古镇、景区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推进,羊山整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镇区之间的竞争中不断前移进位,加速发展。为了实现羊山的科学发展,党委政府不断深入研究,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内不断掀起环境整治高潮。围绕当前中心工作,羊山立足发展大局,对全镇条件适宜的28个行政村进行了大力度的环境整治。通过党员带动,全民参与,对村内的“三堆”进行了集中治理,设立99个垃圾收集点,每村按比例配备保洁员。同时,通过筹资筹劳,在各村发起了小街巷攻坚治理行动,并在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渠,确保全村垃圾不留滞,污水不堆积。此外,还在硬化道路两侧进行绿化,通过栽植乔灌木等树种,防尘降噪,使村内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维护。
科学发展,培育生态经济。为了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羊山镇多年来致力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育,羊山特色种养殖农村致富项目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有效与市场成功对接的增收体系。在羊山镇北李庄村,不仅仅建成了芦花鸡养殖示范基地,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体系建设,当地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成立了羊山镇芦花鸡养殖协会,与市畜牧局、农业局保持联系指导,与、羊山镇等多家知名饭店建立合作关系,同农场保持上下线的零缝隙对接,能够有效对抗市场风险和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使农民放心投资、保本收益。在北李堂村更是进一步加强了模式的创新,村民与济宁茂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模式,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同时企业采用高科技种植培育技术,生产废料可以直接生产生态肥,实现了真正彻底的循环利用,农民与企业合作双赢,该村村民平均收入,从2007年的4300元一举突破到9000余元,真正实现了科技致富、项目致富、生态致富。
巩固落实,构建长效机制。羊山党委领导在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经济培育上,牢牢把握住“生态文明,机制先行”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与生态文明建设配套的规章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形成长效,作用效果更加长远。在村内,结合环境综合整治,羊山镇区各办事处借机落实巩固了卫生保洁制度。在环境治理的工作进程中,利用宣传彩页张贴,村民广播宣传等方式,加大对村民关于环境生态保护的思想宣传教育和整改提升。镇政府制定了各办事处卫生清洁人员考勤花名册,使一支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卫生保洁队伍有了工作硬规定,严格纪律和指标,使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态经济发展,镇党委根据“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的发展引导,对其中贡献较大的济宁茂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李庄芦花鸡养殖协会派驻了党建指导员,成立党支部,加强其政治觉悟培养和思想理论提升,同时对于其业务方面组织了多次培训。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保障,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赵师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