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申慧凯 陈熹
当我们突然脱离了手机,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状态?有四位志愿者想试一试。他们答应,在12月1日、2日这个周末,48小时关机,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关系。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忙碌;也许,我们对别人没有那么重要;也许,我们不是那么害怕寂寞。
【志愿者】
赵孟:30岁,男,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关机时间:12月1日8时至次日23时。
牛亚琪:26岁,女,媒体工作者,赵孟之妻。关机时间:同赵孟。
李晓莹:52岁,女,幼儿园行政人员。关机时间:11月30日23时至12月2日12时。
宋涵高:35岁,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关机时间:12月1日13时至次日22时。
【说明】
最后,所有志愿者无一人真正实现周末48小时全部关机。
12月1日 星期六 白天
“不开机的感觉就像蚂蚁挠心窝”
12月1日,周六,早上7点30分,急促的闹铃声将赵孟叫醒,他习惯性地从床头摸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然后打开滑锁。
新浪微博还没打开,赵孟突然想起今天自己要尝试一种新的生活--“不开机的生活”.他赶紧放下,起床洗漱。
妻子牛亚琪尚在熟睡中,她的手机保持着和平日同样的距离和姿势--放在枕边,伸手可及。“不开机的感觉就像蚂蚁挠心窝。”
8点多,两人开始吃早餐,虽然手机没开,赵孟还是习惯性地将手机放在了手边,他好几次忍不住想打开手机看看,但最终还是把手缩了回来。
一个多小时过去,为了打发时间,赵孟趴在电脑前刷起了微博。要是在平时,他早在起床前,通过手机客户端把微博上发生的新鲜事浏览完了。而牛亚琪则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视看起了新闻。
“平时工作忙,电话惹人烦,现在闲下来了,反而有些期待手机响起。”牛亚琪说。
下午两点钟,赵孟和牛亚琪开车去超市购物,为晚上的家庭火锅做准备,大概是放下了以往不怎么离手的手机,两个人之间的话比以往多了起来。在超市里,牛亚琪挑选蔬菜食品时,赵孟也帮忙看起了价格。“平常都是他左手推车,右手拿着手机刷微博,今天陪着我一起挑起了菜,感觉很特别。”牛亚琪说。
不同于赵孟夫妇,52岁的李晓莹刚换智能手机没多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还不算太高。周六下午四点,李晓莹打算出去遛狗,平时把手机当表使的她特意把手表找了出来,计算自己遛狗的时间。
傍晚六点钟,李晓莹牵着狗一进家门,女儿向她抱怨,“怎么给你打电话都打不通,平常遛狗都是一个小时,今天回来得这么晚,太让我担心了。”
没有了手机,连时间概念也没有了。李晓莹忍不住感叹。
比起李晓莹的淡定,宋涵高显得有些焦虑,下午6点,关机5小时的她忍不住开了机,“总觉得有人会找我,不安感像蚂蚁挠心窝的感觉。”
12月1日 星期六 晚上
“好像找回了恋爱时的感觉”
到了晚上,不玩手机感觉无事可做的赵孟,主动帮牛亚琪一起洗菜。吃饭的时候,也加入到父母关于如何吃火锅才最健康的话题当中。
“以前吃饭的时候,感觉肚子饱了,就开始看手机,不想多说话,今天和爸妈一起聊天,像回到了小时候。”赵孟说。
吃完晚饭,赵孟破天荒地帮母亲刷了碗,然后和牛亚琪谈天说地,两人回忆起刚谈恋爱时的美好时光。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赵孟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和妻子认真地聊天了。他说,“那种谈恋爱时无话不谈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而且找不回来了。现在不玩手机之后,我们谈起话来你一言我一语,突然感觉心里很幸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