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济宁市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及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对于加快提升济宁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德宽,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佘春明,省科学院院长王英龙,副市长张继民等出席。
孙伟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签约表示祝贺。他指出,济宁市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及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涉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对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双方深化互利合作,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发挥整合产业上下游环节的平台功能,引领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加快推进项目产业化步伐,为济宁乃至山东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曹健林在充分肯定我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这次签约的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及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引资、引技、引智模式的创新,希望签约各方巩固和深化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快推进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变技术优势为发展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平昌在介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后说,当前济宁发展正处在高位突破、深化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快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必须更加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必须更加重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引领带动作用。各级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完善企业创新政策,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上的主导地位,以科学务实、严谨扎实的作风做好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全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和人居环境,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这次签约的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太阳能热综合利用、表面材料处理和转化医学公共服务平台; 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包括基因工程新药、分子诊断试剂盒、新型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生产基地、免疫乳酸菌生产基地以及云备份信息技术服务五个项目。部分专家介绍了公共服务平台及产业项目的有关情况。科技部高新司、火炬中心和省直、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仪式。(记者郝明雷 通讯员 李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