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实现常态化保洁管理。兖州市新城区新增道路保洁面积约345万平米,与老城区道路保洁面积相当,人员、车辆、设施建设空白,给原有环卫保洁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加上地处城乡结合部、部分道路未通车等因素,农业垃圾、建筑垃圾违规倾倒问题较为普遍,作业环境恶劣,接管难度较大。面对种种困难,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沉心应对,首先摸清新增道路基本情况,根据“保洁面积大、人流相对较少、垃圾区域集中、设施建设空白”的特点,确立了“机械清扫为主、人工捡拾为辅、重点集中整治、全天候实施保洁、建管同步进行”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快速行动,于去年5月末,出动500余人次,垃圾清运车辆、工程车辆280余台次,对新增道路进行全面治理,清运各类垃圾近2200方,在确保环卫保洁基本面好转的基础上,人员、车辆、管理等快速跟进,实现了新增道路的常态化保洁管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逐步完善。随着兖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投入使用及平稳运行,环卫局全面构建“三级网络、密闭运输、集约处理”的生活垃圾清运作业模式,确保城区生活垃圾百分百收集、转运。在城兖州市规划区内大力推进兖州市民垃圾袋装化、定点投放,不断深入完善保洁人员“沿街清扫、随产随清、上门收集、站点集中”的作业模式,强化垃圾收集车定点、定时、密闭化运输管理,建立与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转运衔接机制,做到各环节之间“密切衔接、高效运转、日产日清”,确保生活垃圾清运零污染、零滞留。去年,环卫局12个月累计清运、压缩转运生活垃圾5.475万吨,日均150吨,城兖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建筑垃圾统管统运成效显著。以“扬尘治理”为工作中心,围绕尘源管控,全面落实建筑物料、渣土的统管统运。围绕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清运单位等三个主体,严格建筑垃圾处置证、建筑垃圾准运证“两证”审批,落实城区在建工地的档案跟踪管理;围绕建筑工地和建筑垃圾消纳场“两头”,加强场区覆盖、路面硬化、车辆冲洗及密闭运输等防治措施的督导;对建筑垃圾清运“一线”实行“定时、定线、定点”清运,导车归流,集约作业,确保清运作业健康有序。通过健全环卫执法文本和执法流程,配发相机等取证留证工具,完善执法文本及档案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巡查制度,重点工地、重点线路蹲点值守制度等,严厉打击私拉乱倒、跑冒滴漏等违规清运行为。去年以来,环卫局共核发“两证”24份,累计完成档案跟踪管理80余宗,下发工地整改通知16份,查处违规车辆40余台次,下发督办单10余份,对相关从业人员现场教育170余人次,组织自有车辆清运建筑垃圾14万方,清理乱磕乱倒建筑垃圾2万余方,有效的维护了建筑垃圾清运秩序和兖州市容环境。
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以“城兖州市建设管理年”为契机,大力提升管理效能。以城建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为主题,对照《城兖州市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考核细则》,将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相应修订百分制考核条目,每天巡查、督办,每周汇总、备案,每月兑现奖惩,规范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修订设备操作条例,强化技术岗位人员培训,完善作业流程管理,不断加大科学管理投入,大力创建安全、高效环卫,实现全年生产零责任事故;根据社会用工兖州市场化发展趋势,在新城区保洁、生活垃圾转运站等新项目中,引入兖州市场化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明确劳、资、管三方责任,真正实现干管分离,以兖州市场化手段推动了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姜培军 韩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