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办法,运气不好遇到金融危机!”博格丹的这番话在不少年轻人中引起共鸣。相当一部分无业青年更多地把怨气撒向社会,而很少从自身找原因。
许多家长也有同感,认为孩子遭遇到了自己年轻时从未担心过的问题。博格丹的父亲就没有丝毫责备儿子的意思,他说,正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尽早进入一家修车厂工作。
专家认为,大批年轻人长时间被排除在劳动市场外,对罗马尼亚国家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
罗X-Trade经纪公司的总经济师克劳迪乌·卡扎库指出:“如果年轻人长期游离在劳动市场之外,他们将会失去技能、效率和进取心,其后果是即使今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专家呼吁应该从源头上,即从教育层面,来寻找青年人大批失业和“啃老”的原因,从而寻求解决方案。他们认为,教育必须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学以致用。
罗马尼亚商人协会秘书长克里斯蒂安·珀尔万说,罗现行教育体制“几近悲剧”,高中会考全国考生通过率不到50%。“厌学、逃课、拒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这些都是教育部门不给力的具体表现,”他说,“必须要让学生有努力学习的理由。”
他认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已对现行教育失去兴趣,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同经济社会现实风马牛不相及。
经济师卡扎库说:“年轻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往往同雇主的需求毫不相干。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现实需求,从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到大学教学,都应该如此。教育改革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点: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积极性。”
年轻人失业问题已经引起罗当局重视。去年底赢得大选的社会自由联盟政府在执政纲领中强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刺激劳动市场雇用年轻人,同时通过立法来确保青年从学校到劳动市场的“无缝转接”。(章亚东 杨永前 陈进)
作者:章亚东 杨永前 陈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