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的采摘场景。 张晓科
喂妈妈吃一个。 张晓科 摄
母女俩一起劳动。 张晓科 摄
展示劳动果实。 张晓科 摄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草莓到底长树上还是长藤上?大棚里究竟是啥样子?什么样的草莓最甜?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草莓采摘让他们充满了期待。3日,齐鲁晚报100名小记者在家长们的陪同下来到邹城市中心店镇的草莓基地,亲身当了一回“小果农”。
本报济宁3月3日讯(记者 汪泷 王海龙) 草莓到底长树上还是长藤上?大棚里究竟是啥样子?什么样的草莓最甜?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草莓采摘让他们充满了期待。3日,本报100名小记者在家长们的陪同下来到邹城市中心店镇的草莓基地,亲身当了一回“小果农”。
3日上午,小记者们搭乘着五辆大巴浩浩荡荡地开往邹城市中心店镇龙山草莓观光采摘基地。走进采摘基地大棚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热”字。“里面开空调了吗?还是这里按暖气了啊?”刚走进大棚的小记者们就扯着嗓子喊开了,大家的疑惑惹得草莓基地的负责人王宪民笑了起来,他对大家说:“之所以要盖大棚,就是为了让这里热啊,不然大家哪会在冬天吃上草莓啊!”
新鲜事物总能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大棚里最先吸引到大家的不是遍地红彤彤的草莓,而是大棚中央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就在大家好奇地围过去想一探究竟的时候,王宪民走过去拦住大家,并警告说:“这是蜂箱,里面都是蜜蜂,大家千万不要靠近。”一听说是蜂箱,大家的疑问又接踵而至,为啥要在大棚里养蜜蜂呢?王宪民告诉大家,蜜蜂能够帮助草莓传播花粉,这样草莓才会更甜。
不少小记者虽然平时没少吃过草莓,可草莓居然是长在地面上的,这着实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以为草莓长在树上的呢,要仰起头来摘,没想到是蹲下身子在地上摘啊!”
这边小记者们摘得不亦乐乎,那边家长们也忙活不停,即要拿小记者脱下的衣服,还要举着相机拍下孩子们乐开怀的镜头。小记者陆来宁的妈妈额头上已经有了些汗珠,却仍然举着相机紧跟儿子步调:“虽说热了点,但儿子玩得高兴啊,我得拍下来回去给他爸瞧瞧。”
收获完草莓,小记者们显然还无法平静下来,一边吃着美味的草莓,一边继续争论谁摘得多。小记者王新海、王新洋兄弟俩端着一小盆草莓告诉记者,虽说热得出了不少汗,可他仍然很开心,“我们也当了一回小果农,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草莓,感觉特别甜。”
什么样的草莓最甜 自己要亲自体验下
虽说出发的时候大家就在车上讨论什么样的草莓最甜,到时候专拣甜的摘。可真到了目的地,大家早就把最甜草莓的标准忘到了脑后。
而王宪民在大棚里却没忘了考考大家,“你们说说什么样的草莓最甜?”问题一出,自认为都知道答案的小记者们便抢着回答:“越红的越甜!”“个头大的才甜吧!”“不对,上面有些红,下面有点白的才甜。”……“应该是越丑的越好吃吧?”而这最后的答案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小记者万思源笑着说:“丑的好吃?那我们是不是都要把漂亮的草莓都放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