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兖镇姜高村,砖瓦房变成了一马平川的黄土地,四周一排排高标准塑料大棚,村民正忙着搭大棚,挖树坑,植树苗;社区内12栋楼房今年全部完工,村民将全部乔迁新居。特别热闹的是村支部书记张永建的31个草莓大棚里,一框框鲜艳的草莓正装箱运往兖州市内外的大中超兖州市,前来采摘的兖州市民络绎不绝……谈起如此大的变化,村民们都齐声夸赞道:一年干了一届的活,张书记是我们的好书记。
心动,要干一点实事2011年4月,张永建当选姜高村支部书记,此时的他已经是龙桥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在全兖州市实施了多个工程,几年的打拼,成了村里的富裕户。自己富裕了,土生土长的张永建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没有忘记身边的父老乡亲。他抱着一份希望,百倍热情,担起了姜高村的发展重担。从没在村里工作的他,对村级管理很是生疏。但他坚信,只要自己带好了头,班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村里的工作就能干好,干就要干点实事。上任以后,他一边向老同志们虚心学习,一边给自己充电。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流,消除误会和隔阂。工作中,他始终带头示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村里要办的事情,他最上心,有困难了,他先给自己加压力。村里发展生产、照顾困难群众等工作,资金有困难,他主动掏钱垫上,自己却从不花村里一分钱。经过半年的磨合,班子成员对他认可了,班子团结了,工作干劲更足了。最让张永建上心的是村里的发展,如何让姜高村的土地能生钱,如何能让群众尽快富起来。他参加了兖州市镇组织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他还坚持看农业频道,对农村的产业发展认识越来越强。一次去滕州兖州市走亲戚,看到路边大红的布副上写着: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宣传标语。他心动了,眼前也亮了。他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中央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有关政策文件,他的思路更加清晰,就是要进行土地流转,推行现代化集约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提高土地收益,让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转为新型农民,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苦干,群众满意就行看准了方向,说干就干,张永建就是这样的直爽的性格。他向兖州市农业局的领导和专家请教,多次到镇质询,自己有了初步的思路。2012年春节刚过,就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村里发展大计,制定了土地流转、旧村腾空和新村建设同步进行,争取一年完成的任务目标,班子成员一拍即合。又先后多次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代表会议,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面对土地流转,群众开始不是很了解,也对种地有舍不得的感情。他就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渠道,积极向群众讲解土地流转的好处。他亲自带头,从自己的家人、本门本户做起,其他干部也纷纷走家串户做工作。白天没人,就晚上去,晚上也没人或不在村里居住的,就亲自上门去做工作。经过大量的思想工作,群众想通了,同意土地流转,经过春秋两个种植季,全村1850亩耕地全部流转,承包给了7个大户,由他们进行集中耕种。为了保障群众利益,张永建对承包人有着严格的要求,既要有实力,真正到村里投资发展,还要人品正,不能侵害群众的利益,对群众要给与更多的实惠。他利用自己多年在外打拼的人脉关系,先后引进了瑞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兖州市创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永胜农业合作社、兖州广大宏盛绿化苗圃公司、兖州大地花行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合作组织来村投资兴业。目前,各企业和合作组织正在加快整理田地,建设各式大棚,铺设各类管道,已完成100多亩的精品葡萄园和草莓采摘基地,300多亩的蔬菜基地和近1000亩的苗木花卉基地正紧张建设中。企业来了,不仅给本村村民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也给周边村群众创造了就业条件,一下带动了一二百群众成为了拿工资的“工人”。为消除群众的顾虑,合同规定所有承包户,每年都要提前将本年度的承包金交到村委会,村委会按时发放到户到人,确保群众的土地收益旱涝保收。村民张大爷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原来村里种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了,没有体力了,新技术也不懂,除了每年的耕、种、耙、浇水、施肥、种子等费用,不算搭的功夫,一年也就收入八九百元。如今,不用家家买农机了,省不少,不用下地干活,每年给承包费900元,再加上国家补贴就1000多元了。现在我们种地的老人,上企业打工,每天工资五十元左右,一年净挣一万多元。土地流转的同时,旧村腾空工作也同时进行,张永建带领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一边忙着找企业签合同,一边又做群众拆旧房的工作。因为是申报省级土地复垦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镇党委政府就给出1个月的时间,要完成全村拆完腾空工作。他和班子成员没黑没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遍遍做工作,个别群众家里不止去过十趟八趟。村里为了保障顺利安全拆迁,群众同意拆迁签字后,由集体统一拆迁。并把群众的临时居住、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考虑周到,直到让群众满意。仅用了20多天时间,整个300多户的村就腾空了。如此大的村以如此快的速度腾空,在全兖州市都是罕见。旧村复垦中,干部们轮流盯在施工现场,24小时歇人不歇机,整整20个日日夜夜,220亩平整的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一说要向外发包这块地,不少人争着想承包。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1万多元。新社区的楼房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新兖镇大社区建设启动早,群众思想开放,村里已经有120户住进了新社区,大家都愿意到大社区居住生活。张永建始终放心不下楼房的质量,他经常到新楼区转转看看,吸取村第一批建设4栋楼房的经验教训,与施工人员、监管人员和群众经常交流,探讨最佳的解决办法,对楼房质量严格把关,确保把群众的楼房建成舒心房放心房。承包协议、拆迁合同、建房合同、新农合资料等等,成摞的资料需要打印复印,村干部们经常一干就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村里为方便群众,购置了打印机和复印件,免费为群众服务。如今。2012年启动的5栋150户居民楼进入内装修,今年元月又规划了3栋90户居民楼,年底全体村民都可以住进楼房,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群众心里都乐开了花。憧憬,姜高明天更美好“姜高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有父老乡亲的支持,姜高村明天会美好。”谈起下步的发展,张永建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姜高村有三棵过百年的枣树、楸树和槐树,连健在的老人都不知道树的年龄。张永建向兖州市林业部门申报,对三棵树全部作为古树挂牌进行保护。怀着对古树的深情,结合村里的发展,成立了三棵树农业发展总公司,以公司管理机制,去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同时也协调各企业及合作组织的关系,实现双方和谐共赢发展。目前,正在向兖州市工商局申报三棵树商标。为提升产品档次,抢占优质兖州市场,他在积极推行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加快产品规模化、优质化和商标化步伐。向兖州市农业局申请,在姜高村设立兖州市蔬菜基地,建设蔬菜水果检测中心,实现产品现场检测,减少管理环节,节约了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张永建告诉记者,下步根据需要,还将上马深加工及其他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拓宽增收渠道,建成集种植、观赏、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基地。经济的搞活,带动了姜高村精神文明的大提升。村里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他带头制止。认真贯彻上级文明村、文明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创评活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素质。村民穿着讲究了,爱护环境了,说话文明了,办事公道了。有年轻人不孝敬老人,他不耐其烦的去做子女的工作。有村民得了重病,他号召村民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积极奉献爱心,自己及干部们带头捐款,一次为患者捐款14000余元,并积极帮助患者向镇申请大病救助。村计生专职主任黄丽丽,一大早在新楼区捡到6000多元钱,她马上找到村委会,村里立即报案,将捡到钱全部交到派出所,尽快找到了失主,她拾金不昧的精神成为社区美谈。为提升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张永建首先将旧村租赁费用在老人身上,70岁以上每人每月30元生活补助,让老人们生活更宽松。集体为群众交纳农村合作医疗费,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并为513名村民垫付了养老保险金两万伍仟余元,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如今的姜高村,村风正,人心齐,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张永建正带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2012年,姜高村荣获兖州市五好村、镇优秀村、土地复垦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张永建也被评为镇优秀党支部书记。(刘伟李岚) 相关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一年干了一届活——记新兖镇优秀支部书记张永建
一年干了一届活——记新兖镇优秀支部书记张永建
时间:2013-03-11 18:0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兖州:中央1号文激发农机内生动力
下一篇:梁山贺年会活动荣膺好客山东贺年会“金点子”奖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