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济宁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2月份,济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1月份明显扩大。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中,涨跌趋势与上月相同,仍为“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5.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0.1%,烟酒类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5%。
2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由1月第三列为第一,涨幅比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涨幅回升较大。在2月份价格上涨的2.4个百分点的指数中,由于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影响总指数上涨1.6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春节在2月份,菜类、蛋类、淀粉及制品、肉禽及制品的消费量增加,加之冬季雾霾天气对蔬菜交通运输也有影响,拉动了价格上涨。数据显示,菜类、蛋类、淀粉及制品、肉禽及制品,同比分别上涨23%、20.1%、14.9%、6.2%。上述四类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非常大,对CPI 环比总涨幅的影响也比较大。
由于节日效应,集中购物现象比较明显。菜类延续去年11月份以来快速上涨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菜类价格同比上涨23%。记者在市去琵琶山路某超市了解到,春节前后几天,许多青菜都在10元左右。该超市蔬菜售货员告诉记者:“腊月二十八那天,一斤生菜涨到了10块,豆角涨到了9块8,韭菜也涨到8块多。虽然价格比较高,但销量却比平时增加了2倍还要多。”记者在市区多家超市及农贸市场了解到,青菜价格在春节前后一路飙升,直逼10元。
红星农贸市场的一位经营蔬菜生意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春节前,蔬菜价格飙升是每年常见的现象,由于青菜储存时间短,节后又不方便买到青菜,购买青菜大多集中在春节前的几天。“目前来看,青菜价格已经回归理性。春节期间一斤生菜涨到10块钱,现在只有4块钱左右了,8块钱一斤的韭菜现在还有1块多,青菜价格都回落到合理价位。”
据市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进入3月份以来,春节影响消失,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好转,有利于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运输,特别是鲜活农产品价格已回归理性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