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现已累计改善耕地面积8万余亩,完成投资近7000万,工程受益人口5万余人,验收均被评为优秀等次,为兖州市粮食连年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项目区位于小孟、新驿两镇,投资3243万元,改善耕地面积3.74万亩,主要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小型水源工程、排涝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全面取消原有的井房灌溉模式,采用射频自动灌溉,做到管道、电缆、信息监测全覆盖,实现农田灌溉系统化、农村节水信息化、农业生产现代化。截至目前,项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2.5万亩,铺设PVC管道145公里,安装玻璃钢出水口1500座;小型水源工程386眼新打机井已全部完成,潜水电泵安装已完成150套;小型排涝工程已建设涵管桥150座,开挖疏通田间排水沟50公里。今年是三年建设项目的最后一年,为切实做好工程建设,力争三年连续获得优秀等次,兖州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
兖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兖州市长任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项目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兖州市水利局和各镇政府作为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兖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作为独立法人,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将项目建设纳入全兖州市重点督查考核范围,定期调度,全程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到工地现场视察、指导,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地方财政资金配套率先到位,保证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落实程序,确保建成精品工程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五严”。一是严格遵守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和预算决算评审制,严格按照省财政厅、水利厅批复的年度实施方案落实工程建设内容。二是严把材料进场关。每批次材料进场时必须有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建设单位对各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随时进行抽检,并委托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或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准进入施工场地,误工费用由供应商承担。三是严把工程施工关。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标准开展项目建设,科学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工期,保证在4月15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提高出水口、管护器等重点部位施工标准,注重工程外观和与环境的协调,打造景观水利。四是严把监理监督关。建立由设计、建设、监理、质检、施工单位共同组成的质量监管体系,层层把关,落实施工班组的初检、现场技术人员的复检、专职质检员的终检、建设单位代表与监理人员平行检测的五检制度。监理人员针对工程每一道工序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上一道工序不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五是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每周二召开工程例会,统一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工作衔接等问题。
三、狠抓安全生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强化过程控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位责任人,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建立技术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研究、制定和落实各项措施,组织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坚持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通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安全、人员安全。
四、依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长期发挥效益是目的。兖州市现已建成镇水利站、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队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我们将优良工程按程序移交产权给项目所在镇,工程一旦出现问题,由村水利员上报镇水利站,按照合同约定,由专业服务队及时进行维护,同时由村农民用水合作小组负责执行落实政府核定的用水水价,使农民群众“用放心水,花明白钱”,确保各级水利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融心治水 融情利民”兖州市水利局全力做好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
“融心治水 融情利民”兖州市水利局全力做好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
时间:2013-03-14 19:3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济宁: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下一篇:济宁“千场大戏进农村”文化惠民活动正式启动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