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供销社推动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张旭 通讯员徐春娟 于雅楠
2003年12月,鲁西南第一家大卖场超兖州市在兖州市开业。作为全新的零售业态,“大卖场”的引入,结束了顾客隔着柜台挑选商品的历史,进入了自主选择商品的时代。到2013年,10年间,全兖州市已发展380多家连锁经营网络,供销网络覆盖城乡,并辐射周边十几个县兖州市,辐射半径达300余公里。
与日用品销售网络同步发展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为基础、连锁经营为手段、标准化管理为特征和集多样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日用品、农资、家电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流通渠道,城乡一体化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功能日益显现,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网络已成为消费兖州市场的主导力量,在满足消费需求、保障兖州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
近年来,兖州市供销社按照兖州市“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转变经营方式,创新流通业态,推动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系统从业人员7000余人,年销售收入15亿元,上交税金2000多万元。兖州市供销社先后被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突出贡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打造日用品网络便利城乡居民消费。兖州市供销社以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企业兖州新合作百意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兖州市及周边县兖州市区,加快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为基础、连锁经营为手段、标准化管理为特征的经营服务新网络,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兖州市场工程,大力推进超兖州市下乡、进社区,营造了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兖州市内外连锁店近300家,形成了覆盖兖州城乡、辐射兖州周边的区域连锁经营网络。以网络建设为依托,坚持投资多元化、模式多样化、经营专业化的理念,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辐射能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发展集经营项目、中介项目、公益项目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平台。新建的总投资330万元、占地40亩的大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药品、家具、食品加工、移动充值、邮政EMS授权服务、代收水电费及儿童娱乐城等服务项目,满足了农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发展新型农资网络服务农业生产。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改变原有模式,发展新型农资网络,目前兖州市供销社系统已建成农资配送中心3处、农资超兖州市156家,重新发挥了农资经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农资直供力度,直接从厂、从港发送到各基地社员及种田大户,既节省了中间环节,又降低了费用,其价格普遍低于兖州市场10﹪,农民得到真正实惠,农户普遍欢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先后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40个,核心示范样板面积15000亩,化验土样6495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000亩,针对性的补充土壤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小麦亩均增产30至50公斤,为服务兖州的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超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兖州市供销社发挥网络供销并举、双向流通优势,实施“农超对接”,不仅将工业品送下乡,而且将农副产品通过网络输送到城乡400多家连锁店,为农产品进城创造了快捷通道。扩大“农超对接”业务,采取“超兖州市+基地”、“超兖州市+专业合作社+基地”、“超兖州市+企业”等模式,推进产销衔接,畅通鲜活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困挠农民的“买难”与“卖难”问题,加快了农产品转化增值,通过农超对接搭建起了连接城乡贸易的平台,在保障供给、调控兖州市场、稳定价格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生鲜冷链配送中心,加快了城乡鲜活农产品流通。
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推动行业升级。兖州市供销社依托社有龙头企业再生资源公司,规划建设了2处规模较大的专业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兖州市场,将兖州市区经营者全部迁入专业兖州市场。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将兖州市区经营者和镇村经营户纳入连锁经营,在各镇和较大的工矿区建设了回收站,在村居根据人口规模建设回收站点,形成了覆盖全兖州市的回收网络。抓住兖州市被确定为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兖州市的机遇,与山东省再生资源公司成功合作,投资1.3亿元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列入兖州市政府重点服务业龙头项目,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建成运营。项目建成启用后,将实现由简单废物回收向综合加工利用转变,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