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村镇各村解决夜间“出行难”问题是广大村民的强烈愿望。吴村镇党委政府根据这一实情,通过深入调研,借助曲阜市里奖励扶持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启动实施了“村村亮”工程,最大限度的解决村民夜间出行的难题。“以点带线、以线铺面”,是吴村镇在实施“村村亮”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办法。2013年,吴村镇最先抓住了镇驻地这个“点”,启动实施了“镇驻地街景提升工程”,投资150余万元新安装路灯84盏,实施弱电下地,铺设地下电缆3400米。在其带动下,中心、吴村两个镇驻地村庄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新安装、改造路灯147盏,打造出两条吴村镇“村村亮”工程示范街。通过这两条街道的示范引领,第一总支9个村全部完成了路灯安装工作,新安装路灯720盏,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村亮”工程建设任务。
“以前天黑不出门,电筒不离手,天刚擦黑老百姓就回家休息了。现在,村里安上了路灯,路灯亮了,咱农民的心里也亮堂了!”吴村镇峪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贾洪忠深有感触地说。
为把这一工程全面铺开,办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吴村镇本着以人为本、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原则,通过争取上级扶持一点、鼓励村里自筹一点、引导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确保村村亮工程的顺利实施。峪南村是吴村镇的“苹果种植专业村”,每到秋季果品收获的季节,很多客商为了“赶早曲阜市”,总是在晚上收购果品,但由于村里没有路灯,晚上根本无法进行果品交易,造成了客商的流失,也耽误了果农农忙时间的劳作。2013年,峪南村痛下决心,不等不靠,积极争取籍外人士的支持,在没让老百姓掏一分钱的基础上,投入资金45万元安装路灯186盏,成为吴村镇路灯安装最多的村庄。而且该村路灯全部采用节能灯,人均电费每年仅1.2元,即点亮了乡村,而且节能减耗。
为了做好后续保养工作,吴村镇各村都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对新安装路灯进行维修保护。峪西村采取“分杆到户”,沿街每4户负责一个路灯,责任到人;白塔村采取由保洁员负责管理维护,将其计入保洁员重要考核内容;龙尾庄村采取由妇女巡防员负责,成立12人的妇女巡防员担当“路灯管理员”,专门负责路灯安装后的后续服务。(张向东孔林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