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矫正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必经阶段与关键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矫正工作可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消除心理障碍,重树自强、自立、自尊的健康人格,尽快重新融入社会。
兖州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积极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坚持个案心理矫正与集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深入了解每一名矫正对象的服刑改造态度、价值观念和人生规划并对某些出现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矫正,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工作中心理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都能以积极向上、乐观上进的健康心态平稳度过服刑期。
一、集体心理辅导
集体心理辅导主要以为敬老院老人进行公益服务、举办演讲比赛和民主生活会等集体学习和公益劳动为载体,针对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矫正,向社区矫正对象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健康心理调节的方式与方法,正确地对待过去的过错,克服自卑心理,猜疑心理及逆反心理。
仔细审查研究每名矫正对象在集体活动期间的言谈举止及表现并深入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对沉默寡言、言行怪异的矫正对象进行重点分析并进行心理矫正。用多种多样、灵活机动的渠道和方法尽量舒缓他们抑郁、压抑、紧张的情绪,促使他们积极进取,最终达到认罪悔罪、认真改造、阳光生活的目的。
例如某司法所中有五名社区矫正对象,他们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改造态度消极、集体学习和公益劳动的出勤率很低,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非常不好。后经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方询问得知,他们原是兴隆庄煤矿的正式职工,后因共同犯盗窃罪被煤矿全部开除,一时间这些矫正对象的生计毫无着落并受到家人的指责和歧视,这五名矫正对象表露出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心灰意冷的心理趋向。
根据这种情况,该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决定专门组织他们到兖州市聋哑学校去做义工打扫卫生,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当聋哑学生向他们露出感谢的目光和真诚的微笑,这些充满爱的举动重新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帮他们树立起了勇于面对过去、大胆面对明天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几次公益劳动的锻炼,该五名矫正对象的表现越来越好,对生活越来越阳光乐观。其实,聋哑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聋哑儿童的感恩表达都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提前做好的准备和安排,为的就是用充满爱的举动帮他们重新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二、个案心理矫正
在实际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的个案心理矫正主要分为五个步骤来进行:
一是统一对新入矫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心理测试,通过ZQS心理测量与诊断软件(EPQ)出具统一的心理测试结果,掌握矫正对象的心理特征并根据测试结果初步判定矫正对象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为制定矫正个案和是否进行心理治疗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观察和考核,确定矫正对象是否存在心理疾病。心理测试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不断观察矫正对象是否接受管理、是否对社会对他人存在偏见、其行为言语是否符合正常人的标准范围等,并通过走访周围干部群众及矫正对象的亲属,进行综合考核,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是对存在心理障碍的矫正人员进行心理治疗。对于具有心理障碍的矫正对象,兖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将会采取约谈、家访、询问等多种方式抑制其不良心理因素,舒缓其过高的心理压力,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乐观的人生观。对于某些有较为严重心理疾病的矫正对象,兖州市局社区矫正办将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到矫正对象所属司法所为其进行治疗或送其到心理咨询室治疗。咨询师根据治疗的效果确定是否再继续治疗,并约定下次咨询治疗的时间,同时,将治疗的情况和存在的障碍分别反馈兖州市局和司法所,以便于及时调整矫正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