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梁山县拳铺镇吴楼村党支部围绕实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实施了一系列民心工程,实现了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合理发包集体资源。经村“两委”研究,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集体研究确定承包价格、年限,公开竞标,将集体土地100余亩、坑塘鱼池40余亩承包给村民,每年仅承包费就达4万余元。下一步,该村计划通过复耕废弃沟渠,增加集体土地150亩,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实现村民和集体收入“双赢”。
二是建好管好“绿色银行”。该村内有3000米长的生产路,由村集体出资在路两侧栽植杨树6000余棵,村“两委”以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村民,承包户负责日常的管理,杨树长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按照村和承包户各50%的比例进行分配。平均算下来,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6万余元。
三是开展农作物收割有偿服务。村里投资18万元购置了大型收获机械,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农机服务,既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又开辟了村级集体收入新途径,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7000余元。
只有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服务实力才能增强,才可以为农民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人民群众才能“满意”。该村充分利用有限的村集体收入,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了投资5亿元的宏达厢式车特种车生产项目,投资1.56亿元的粮食物流中心项目,投资1.5亿元的经纬汽贸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引进了济宁等地5个蔬菜种植大户,带动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蔬菜基地规模达到1000余亩;发展规模养殖户12户。同时,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道路两侧新建沿街店面35家,引进宾馆12处、饭店13家、加油站2处。村党支部积极与梁山县信用联社联系,在梁山县率先成立了信用联盟,先后为32户群众争取贷款4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强村富民进程。 (拳铺镇 陈海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