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先转产业
“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考虑济宁实际因素,我们把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逐步降低资源型产业比重,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赖转变、由‘以环境换发展’向‘以环境促发展’转变。”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表示,需坚持统筹、创新、综合利用、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的原则,走调整振兴之路。
产业转型才能带动城市转型。为此,济宁实施了“1351”百千亿十大产业培植工程”和针对中小企业的“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秉承“科技创新是增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理念,健全完善高端研发平台,纵深推进产学研和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打响“济宁创造”品牌。以高端高质高效为引领,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整体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将济宁建成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国家级煤化工、纺织新材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基地”。还将大幅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构建集金融、信息、物流、研发和展示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的载体,我们坚持‘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增强中心城市对市域镇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推进都市区‘济兖邹曲嘉’融合发展。”梅永红说,下一步还会加大帮扶力度,支持县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