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上,主办方对获得第二届基层党建创新最佳和优秀案例单位进行了表彰,曲阜市“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促进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先福、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副巡视员陈东平等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曲阜市实行的第一书记“1+1”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以来,曲阜市创新实施了农村第一书记“1+1”制度,初步探索形成了符合县乡层面实际的“干部不脱产、工作两兼顾、到村联帮促”的工作机制。第一书记“1+1”制度,即采取“1+1”模式,选派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农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大学生村官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目前,曲阜市共计选派405名县、科级实职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实现村村全覆盖。在具体选派上,坚持“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的原则,注重把部门职能、行业优势、干部特点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同时,曲阜市通过建立第一书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指导任职村工作“终身制”、对群众诉求“负全责”、工作绩效“群众评”等一系列工作办法及监督管理机制,促进该项制度落在实处。第一书记“1+1”制度实施以来,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促进农村大局稳定、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和上海组织人事报社联合举办,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共收到2000多个基层党组织提供的案例。经过初选、复选,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山东曲阜“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等30个最佳案例和湖南浏阳“实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等70个优秀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