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完善体系强化支撑 任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时间:2013-07-22 11:3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任城区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速推动经济战略转型,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并连续5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截止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2家,山东省创新型企业3家,纳入全市“331工程”企业35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


  完善创新体系。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创新体系。加大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力度,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重点扶持碳素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源根石化与美国路博润公司,卡松科技与中科院兰化所等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合作机制。完善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引导任城经济开发区、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集聚向科技创新主导型园区提升,投资13亿元、规划总用地171亩的济宁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园正在快速推进。积极搭建科技资源共享、投融资和技术交易等中介服务平台,卡松科技与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成功实现合作,吸引风投资金5000万元;博特精工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融资2000万元。规范高新技术项目计划实施体系。把高新技术作为重点,通过采取课题负责制、专家评审制、计划项目管理负责制等形式,合理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任城英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等九大工程,着力引进行业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带项目、带成果来我区创办高科技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效应的自主创新群体。中科院计算所济宁分所启动运营,先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1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加强人才培训。将高新技术知识列入区科局级干部进修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农村后备干部大中专班教学计划,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我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强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优化人才环境。通过重奖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以及创新完善技术入股、要素分配、项目合作、成果奖励等政策举措,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活力,营造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识产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提高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的比例。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坚持鼓励创新、鼓励品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引导企业把推进品牌战略和名牌产品培植、名牌企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在要素保障、技术改造、科研立项、资金扶持等方面,对重点培育的品牌企业给予支持,大幅提升任城自主创新品牌的品牌价值、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21个,山东省产品名牌1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6个。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进程,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加快培育一批研制先进标准、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增强市场竞争“话语权”。目前,全区共有13家企业单独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9项。
  

相关阅读
  • 济宁市“小特产”打造“大产业” 实现乡村兴、农民富
  • 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林红玉调研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 京东云(鲁南)数字经济产业园最新进展来了!
  • 山东省首家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泗水成立
  • 乡村振兴|济宁将培育一批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 十大攻坚行动解读 | 济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 鲁西南最大面积智能终端产业园在济宁开建

    • 上一篇:第13届中国梁山全国武术功夫争霸赛20日开赛
      下一篇:济宁市市中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