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讯(记者 谷雨 文 聂上峰)2013年7月28日,作为济宁市公安机关18名功模民警培训休养活动的一员,我怀着学生时代对青藏高原高山、白云、草原、羊群、湖泊、寺庙的美好憧憬,第一次登上了西行的飞机。在飞机上仔细翻阅市公安局政治部精心准备的行程安排小册子,着重提醒青海、拉萨地处高原,谨记"慢慢走,少开口,防感冒"……可我一直在心中嘀咕:高原反应有那么严重?我也不一定有反应。
飞机穿过云层,越过高山,2个小时后降落在青海西宁飞机场,下了飞机,看到傍晚时刻的机场四周一片青山和"中国夏都--大美青海"的大型公益牌,没有感觉到象来过青藏高原的朋友介绍和小册子提醒的令人生畏的高原反应,只是2个小时前酷暑高温的夏季突然变成了凉风瑟瑟的"秋天"。我禁不住打了个喷嚏,连忙从包内翻出起初自己不愿带、妻子硬塞进的作训服上衣穿上。
47个无人派出所
培训休养活动开班典礼在位于半山腰的青海警官职业学院举行。青海省公安厅教育处负责同志、济宁市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泽劲同志分别致欢迎辞和讲话后开始上课。从学院鲜艳老师教授的《青海省情》获知:省内有多少湖泊、多少山脉,祁连山草原、珍惜动植物、夏半年平均10.8-19度的宜人气温……最后提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特精神"。我心里想:在这边生活的群众和工作的同行真幸福,还用"特别能吃苦"?
学院副教授赵云以今年6月十一世班禅在金银滩草原进行大型佛事活动为切入点,讲授了《大型活动安保及维稳》。青海藏族群众全民信仰藏传佛教,而且多民族聚集,联想起任城区偶尔出现的涉及少数民族的案事件,能体会到青海公安机关同行在安保维稳工作上的压力。
下午,我们参观了西宁市公安局,听取了西宁公安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晚上就餐时与当地同行攀谈,当我说到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时,西宁同行笑着说:青海一年只有夏半年、冬半年两季,现在是夏季,冬季漫长寒冷,西宁海拔只有2900左右,还不能明显感觉到高原反应,青海省西南部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唐古拉山山口海拔将近6000米,你们要还坐火车到拉萨,沿途会看到青山草原,也会看到无人居住的荒漠,更会有高原反应,青海省目前仍有47个无人派出所……
从凌晨到晚上风雨中的二级加强警卫
我们乘车前往青海省海北州公安局看望挂职锻炼的济宁市公安局监管处王东升同志,途中经过海拔4000米左右日月山,登山时感觉到了高原反应,快步时喘粗气,要慢步走,说话时语速不能快;途径金银滩草原时,看到了十一世班禅当时进行大型佛事活动的现场,这里是一片草原,无任何遮挡物,面对前来接受班禅摸顶的数千名信教群众,当地同行从凌晨到晚上在风雨中坚守二级加强警卫岗位的身影浮现在眼前。
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无法想象老一辈们面对恶劣的环境、落后的条件、匮乏的技术、巨大的压力,是如何成功造出"两弹一星"的,张爱萍将军"当了裤子也要造出原子弹"的铮铮誓言仍在响彻云霄。
随后,我们又乘车前往祁连县,10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5个小时,途中除了连绵不绝的山脉,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零星的"蒙古包"、羊群、牦牛群。方圆几百公里只看到一个小镇,这里的同行接处警、办理案件肯定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一位同车的济宁同行因为高原气候特别干燥淌起了鼻血。
火车站候车与老民警的攀谈
在西宁候车厅徘徊等火车时,遇到一位着冬执勤服年龄大的当地同行,我在说明身份后主动与他攀谈起来,他是汉族,老家也是山东的,我正疑惑他为什在西宁工作时,他平静的告诉我:"西宁是一个移民城市,我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西宁解放后积极相应组织号召,从山东带着母亲和不满3岁的我来西宁参加公安工作。因为当时年龄小不适应这边环境,我整天哭闹着回老家,父亲只是默默地说'习惯了就好了'。父亲去世时一再叮嘱我要把他安葬在青海,这是他奉献了青春、战斗过的地方。我长大后为父亲感到骄傲,毅然参了军,转业后当一名铁路警察。这里'一天有四季',我早晨穿春秋执勤服,中午穿夏执勤服,晚穿冬执勤服。"我敬佩地称赞:"你父子俩是我们人民警察的骄傲。"他笑着说:"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移民中的一员,青海、西藏当兵的大部分是外省的,有的在更艰苦的地方从事更加艰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