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开心农场”内,市民种植了韭菜、白菜、辣椒和茄子。(本文图片均为高晓雷摄影)
“开心农场”内部一瞥
“开心农场”中间可供游客休憩和餐饮的木屋
市民种的黄秋葵
1000元每年每亩流转的土地,按平方米“倒手”租给市民供旅游休闲,“坐地收钱”每亩收入3万元。
农场内可提供免费水源、农具和农业技术指导,免费代收代管、每月两次送货上门。远程监控,可使市民远在家中实时了解作物长势。
土地出租不仅为生态园带来部分现金流,还搭建了一个“会员平台”,促进了园区农家乐、农产品销售、采摘观光等其他业务。
本报记者 高晓雷
本报通讯员 李霞霞 张馨月
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并逐渐有与传统知名景区游“分庭抗礼”之势,成为这个“十一”黄金周我省旅游的一大特征。据了解,黄金周期间,有不少市民避开知名景区客流扎堆现状,去乡村“自留地”寻找另类休闲。
“十一”期间,在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一处名为“食益生态园”的生态农业基地,每天都有不少市民领着孩子在这里打理自己的“开心农场”,或蔬菜采摘、或杀虫除草、或池塘捕鱼。
记者了解到,该生态园篱笆墙内一块块三五十平方米大小的“开心农场”,是市民以平方为单位从生态园租来的,有了这样一块地,也就有了周末、假期旅游消遣的好去处。
今年“十一”之前,记者曾专程来到该生态园,总经理王坤告诉记者,三年前,他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以每亩每年差不多一千元钱的价格,承包了该镇这块210亩的耕地,一开始主要是自己从事农作物、水果蔬菜、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并逐渐向周边市民提供果蔬采摘、花卉观光、农畜产品销售等旅游业务。
“市民前来旅游观光或购买农畜产品时,我注意到不少市民有想整一块地自己耕种、打理的愿望。”王坤说。自2011年下半年起,他开始试着拿出2亩地(约1332平方米)以平方米为单位向市民出租,每平方米每年租金为40元到50元不等,每亩地租金约合每年3万元。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两年来该措施却受到了大量临沂市民欢迎,共有约6亩地、分别被120余个家庭租种认养,租种面积在30到50平方米的家庭占绝大多数。
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心农场”区域用半米高的竹制篱笆圈起,以有别于其他种植区域,内部每个家庭的农场区又用篱笆分割标记,中间有小径连通。从高处鸟瞰,整个开心农场俨然一个巨大的棋盘。
在农场区域的边缘,有自来水软管可以将水源延伸到每一块农场,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市民可以自备农具,也可以免费使用生态园内提供的农具。生态园内有十几名雇佣的专业种植技术员,可以为每一个租种土地的家庭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若市民没时间打理时,生态园还能提供代耕代收服务,每月可以两次将收获的果实免费送货上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