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化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企业设立“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室”,将课堂搬到企业生产车间,根据企业生产的技术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企业的招工、培训、上岗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与保障。针对微山县湖区经济特色,通过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新增的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涉农专业,适应了淡水养殖、家禽养殖和湖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需求。
扩展技能培训覆盖面。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突进之一。针对不同的从业人群和职业技能需求,主要开展了技能提升培训、特种作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青年创业培训等。为方便湖区农民接受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微山技校与乡镇劳保所联手,不断加强培训网络建设,深入基层调研培训需求,根据各乡镇的产业特色、农民工从业需求开设培训专业。携带培训设配深入乡村、社区上门开展培训教学,让农民不出村就能接受技能培训,培训网络覆盖微山县各乡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专业,及时满足专业技能需求,使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更广、更深。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教学质量,在有限条件下,微山县技工学校深挖潜力,以软件建设补硬件不足。在人力和财力上多渠道争取投入,加强专业建设,焊工专业于2012年被评为“济宁市十大名牌专业”之一。为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传帮带”课题组、技能比武、发明研究专利、技师评选、新职业培训考核、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机制、形成传统,支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