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门还采用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股权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济南市财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已由市工商局正式批准注册成立,标志着我市科技金融投资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业带动
重大项目、特色园区带动产业发展
创新谷将成科技企业聚集地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量子技术研究院、济南云计算中心……行走在济南周边,这些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机构名称让人感到新鲜又好奇。记者了解到,济南正在依托这些重大创新平台和特色园区,拉动整个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一直是各区县招商的普遍问题。济南近年来推动特色科技平台、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靠区域优势加快产业发展。长清区的济南创新谷、天桥区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已塔吊林立,它由天桥区化工产业园改名而来,是目前济南已开工建设的16个“北跨”重点项目之一。济南创新谷发挥长清区区位优势、京沪高铁交通优势和大学科技园人才优势而建设。着重打造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和创新科技园四大板块。目前孵化器一期15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三大板块10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计划明年6月底前陆续开工,已与9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济南高新区也正在进行二次创业。高新区凭借着自身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中国软件名城等重要载体的优势,2012年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排名前移5个位次,上升至第13位。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着重于产业应用研发,带动相关产业跨越发展。
数字看科技
392家
济南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首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今年济南市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出发,扶持更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900亿元,同比增长12.7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9.94%,居全省首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651亿元,增长33.9%,总量保持全省首位。
据了解,全市市属大中型企业90%以上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类研发机构,并且不断升级,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等242家。重汽、浪潮、二机床等一批骨干企业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突破,彼岸电力、积成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居全省首位(青岛除外);各级创新型企业218家,自主创新产品810个。
软件、电子电力、汽车电子等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济南市设立700万元产业集群专项资金支持这些集群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省级试点,获得支持资金1000万元。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4家,省级联盟29家。
1620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一
今年是济南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第二年,也是全市“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年”。记者从济南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6442件,同比增长41.55%,占全市申请总量的43.40%;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620件,位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0.12%,占全市授权总量的16.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80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8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济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推进,50家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其中25家企业列入省贯标培育单位,并通过培训和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