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济南创新谷孵化器效果图
原标题:济南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省首位 科研立项不再有“人情因素”
济南市科技局行政管理“瘦身”,率先实现“零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变为纯服务性部门。记者进一步深入采访了解到,在企业最为重视的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济南科技部门也有了重大突破,不但实现了从立项到验收“零事务性收费”,还将处室的自由裁量权减至为零,避免了项目运作中的“人情因素”。
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前几天,这家公司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刚刚通过了市科技部门组织的集中验收。“这次验收的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企业相关负责人于敏告诉记者,以前科研项目验收时,企业需要单独组织班底服务验收全过程,还要负责验收会议的组织、会务等工作。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项目变成了网上异地专家验收,只有部分大项目进行会议集中验收。而且验收会议全部由科技部门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只需要带着技术材料到指定地点答辩即可。
记者从济南市科技部门了解到,为了使科研项目立项、验收更加公开透明,今年,在科研项目评审环节,济南市科技局首次实行计划项目异地专家网上评审,对处室的自由裁量权减为零,全部改为刚性标准,从根本上规避“人情项目”。“企业申报的项目能不能立项,现在完全看‘硬指标’,比如企业的专利持量、科研投入比例、科技人员占比等等,以科学标准引导企业创新。”济南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样让于敏感到欣喜的还有项目申报验收费用的减少。以往一般情况下,企业花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鉴定、验收等环节用于印制材料、召开会议等事务性费用,平均每个项目少则1万元,多则2-3万元。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些费用减少了90%,剩下的全由科技局来“埋单”了。记者了解到,济南市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企业“零事务性花费”,解决了企业负担,是在全国科技部门中率先实现的解决企业问题最直接和具体的措施。
助力融资
科技金融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没用任何抵押就贷来了500万元
“我们没用任何不动产作抵押,就从银行贷来了500万元。”15日,位于高新区的中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孚公司以研发生产信息安全设备为主,企业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为客户定制的税控设备,每台成本300多元,由于需要先交货再回款,每次占用资金能达到上千万元。资金周转困难对于这家企业而言,是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融资,企业负责人跑遍了济南各家银行,但因为科技企业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少,到处吃闭门羹。而按照银行的规定,企业即使能够贷款,利率也要在基本利率上浮20%-30%。
去年年底,济南市启动了科技金融支撑计划,对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本金损失承担有限补偿和代偿责任。利用这一政策,中孚公司以授信贷款的形式,没用任何不动产作抵押,就顺利地从齐鲁银行贷款500万元,并且享受了基准利率。
记者了解到,科技金融支撑计划是以风险补偿金为切入点,通过财政科技资金的放大和杠杆作用来实现的。今年,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总额将从去年的42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以上,授信额度放大30倍可达30亿元。通过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共受理企业贷款申请187项,申请贷款总额11.6575亿元。已经获得银行授信128项,已发放和正在办理的贷款金额共计7.7115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