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施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干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干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镇里成立了由副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张楼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按照干部作风的“十项规定 ”,对全镇村级班子和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教育、绩效考核和监督量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半年一考核,全年综合打分,年终排出名次,有力地督促了村级班子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
二是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提升工作效能。镇党委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和村级班子管理列入重要议事议程,重点从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利长远,强化监督,着力解决镇村两级班子的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工作中,推行干部“网络化管理”工作机制,将镇机关划分三级抓好。副科级领导干部由党委书记负责,部门负责人由分管领导负责,其他工作人员分工分级负责,将每个工作人员细化到分管领导监督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犹如“拓展网络”似的管理模式,全体机关干部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发现问题考核领导小组将进行通报,在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的同时,镇党委也将对负责监督教育的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并纳入年底评先树优的考评内容。
着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加强了领导干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工作,完善干部跟踪监督制度,建全了干部监督网络。结合当前开展的大规模走村入户活动,通过询访农户,了解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的工作情况,以及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表现情况。对调查出来并核实的干部作风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严肃批评,切实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镇党委定期召开干部作风教育整顿专题会议,剖析干部作风及效能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下发了《关于对村级班子和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意见》,对村级班子在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十个方面予以考核,对村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对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定了中层干部100分制考核和副科级领导一天两次工作汇报制度,加大对干部队伍中“慢、混、散、懒”等现象的整治力度,从实质上改变干部作风,坚决杜绝不良风气的蔓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