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0日,兖州市中医院与兖州市颜店中心卫生院“结亲”,联合构建起了数字化医联体。
原标题:送医到门前,解决“看病难”
继三年前在全国率先进行“先看病,后付费”改革后,兖州市中医院院长孔庆民又在进行一项新试验:通过信息化手段,他所在的医院和当地乡镇卫生院结成了医疗服务联合体,实现两院信息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共享。在他看来,这项新举措的好处和意义,甚至不输于已经在全国渐渐推广的“先看病,后付费”改革。“医疗技术和资源,真正下沉到了基层,形象地说,我们把医院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甚至乡村,送医到病患门前,真正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记者 冀强
“结亲”乡镇医院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孔庆民指着报纸上全文刊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逐字念出他最关注的那句。
在他看来,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化手段下送医下乡”的新举措,正基于此。
据孔庆民介绍,早在2010年,兖州市中医院就在内部进行了一体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了医院的全数字化管理,简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保证了病人安全。
现在走进兖州市中医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特殊的情景:很多医生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查房,在病人床头就可以直接下医嘱,然后通过无线传输,护士站就可以即时收到“指令”.原先写一个病历需要一两个小时,而现在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不仅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患者就诊程序也大为简化。
在本院成功进行信息化改革后,今年10月30日,兖州市中医院与兖州市颜店中心卫生院“结亲”,联合构建起了数字化医联体,“既是医疗技术服务联合体,更是利益共同体。”
11月19日,颜店中心卫生院院长翟成英告诉记者,此前乡镇级卫生院也曾红火过,但近年来相当没落。“现在中医院投资数百万,为我们提供了彩超及康复和中医传统疗法的相关设备,安装中央空调等,大大改善卫生院的医疗条件。”
目前,在兖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下,在颜店卫生院拍片、做心电图,以及血培养、生化检查等,均由中医院阅片、出报告,随后结果自动传输回卫生院。
村医也能做化验
除了与乡镇卫生院“结亲”,兖州市中医院还结合医改新要求和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服务向社区和村落延伸。“我们免费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一个全科医生助诊包,这个包含有笔记本电脑和器械,村医不仅能为村民们做基础的健康检查,更能把检查数据与兖州市中医院共享,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里医院的诊断。”孔庆民介绍。
据介绍,该设备可通过专线光缆传输,同时3G覆盖的地方也可实现无线传输。只要有3G覆盖的地方,村医直接到病人家里,在病人床前就可以实现测量、诊断和远程会诊,老百姓足不出户,躺在自家的床上就能看到医院的专家和专科医生。
孔庆民告诉记者:“村医可根据病人情况申请相关科室的专家、专科医生会诊,把监测数据上传,或实时传输到平台上寻求我院医生帮助;我们的专科医生则协助村医解读上传的生理数据,并与病人和村医进行视频交流,也可通过网络为村医下书面的建设性医嘱。”
在率先试点的兖州龙桥街道办事处刘官庄卫生室大门上,“抽血化验”几个大字格外显眼。他告诉记者,正是借助这套助诊包,才能做一些此前根本不能实现的诊疗。从目前试点效果来看,很受大家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