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惠及民生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要求。”我市坚持制度化安排、系统化推进,启动实施了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建设,力争率先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制度完善、体系完备,符合市情、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体系,让群众普遍受益、持续受益。前三季度民生支出134.1亿元、同比增长21.2%,占财政总支出的51.6%。为扎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我市持续加大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力度,今年1至9月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全面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三无”老人定额生活补助制度、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并实现了生育医疗费用个人零负担,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优抚对象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救助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5万元、城镇居民提高到13万元;“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深入开展,267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受益群众188.3万人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32套,实施农房集中建设2.53万户、危房改造2874户,均超过省年度计划安排。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28所,竣工校安工程1218个;深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中小学健康饮水工程”,发放营养补助金7061万元,投入1385万元建成61所农村学校食堂,营养改善逐步由家庭困难学生向农村小学初中全体学生覆盖。大规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村庄的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并建立起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去年以来,已累计投入42.8亿元,完成了4552个村庄1.42万公里的道路硬化任务、占应整治村庄总数的88.2%,建成各类垃圾中转站338处,购置垃圾转运车412辆,建成垃圾池(桶)8.9万个,配备保洁员1.6万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