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兖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以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通过强化基层基础、平台建设、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全面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关于构建全兖州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把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兖州市综治暨平安建设考核范围。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同时将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
二是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新途径,切实把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建设的重点来抓,积极推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勤、便民实事联办、基层平安联创 “六联”机制落实,着力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打造为集矛盾调解、信访接待、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方位便民服务平台,促进了苗头性纠纷及时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加大排查调处工作力度。1、建立定期排查制度。镇(街道)每周、兖州市和行业系统(单位)每月对矛盾纠纷情况进行一次梳理排查。向兖州市综治办报送《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工作台账》,无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零报告”制度。2、认真落实“两台账、两报告、一专人、一纪要”制度。“两台账”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分类台账》和《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和队伍台账》, “两报告”即半年和全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报告》;“一专人”即综治委主要成员单位明确专人对矛盾纠纷收集、管理、反馈信息,并建立电子台账。“一纪要”即各镇街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3、建立健全联调对接配合制度。着力打造兖州市、镇(街道)、村庄(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台,对矛盾纠纷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
二、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投入,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1、着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先看病后交钱”模式。同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面建立城乡新型医疗合作、社会大病医疗救助和特困家庭医疗补助“三项制度”。兖州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作为大病救助专项资金,尽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大力解决学生上学问题。在全省率先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后,2012年,兖州市将“助学公交”列为政府为民倾力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实现了校门与家门的无缝对接。2013年,为全兖州市50526名在校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课间营养餐,增强学生体质。收到了家长省心、老师放心、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3、积极促进就业。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行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并举,克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就业创业的全方位增长。每年按季度组织大型招聘会。
二是科学作出决策。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在作出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时,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重大项目全部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采取听证、公示、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办法,多方听取意见,坚持“四个做在前”,即把调查研究做在前、科学评估做在前、群众工作做在前、协调处理做在前,从而有效防止因决策失误、政策失偏、方法失当引发矛盾冲突,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