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济宁启动了“未来之星”天使基金,从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专项投资中小微企业。
“市场缺位的地方,正是政府发力的地方。政府向上游延伸做‘天使’,这就补齐了投资链条,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都有资本关注。”山东科创投资公司董事长田志昂说。
在市场完善的地方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缺位的地方强势补位,济宁科技金融形成了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009年,济宁在山东率先出台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对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申请办理、登记、风险防范、贷款管理及部门职责作出详细规定,并先后与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担保公司签订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向银行贷来的5亿元中,2亿元是发明专利的质押贷款。”菱花集团总经理杨玉岭说,“有了这笔钱,企业就能着手新园区建设了”。目前,济宁有8家企业完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4.35亿元。
济宁还专门成立了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建立科技、财政、社保、金融等部门联席会议,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
“济宁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资本代表了市场的方向。济宁重视科技金融,是因为它把创新和市场结合起来了。”梅永红说,济宁在一块“科技金融的荒地”上主动转型,不断完善“科技金融路线图”,试图探索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