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推进“一圈一带”建设动员大会和市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对加快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力量,提升标杆、狠抓落实,力促济宁在西部经济隆起带率先崛起,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讲话。市政协主席赵树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陈民,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出席。
马平昌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要更大力度推进思想解放,既要强化赶超进位的进取意识,又要保持科学务实的正确态度,树立起与建设高地相适应的境界标准。要处理好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的关系,牢牢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尽快提升质量、提高均量、做大总量,努力在更高平台上推进科学发展,在西部共同崛起中实现率先突破。要处理好认识机遇与用好机遇的关系,既要以敏锐的目光认识把握当前我市发展面临的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央和省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部合作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惠普基地项目带动、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五大机遇,更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更加主动的姿态抓住用好机遇,放大机遇的带动效应。要处理好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学会用辩证法指导工作,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集中实施突破,以重点突破牵动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马平昌强调,要汇聚起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强大力量。各级各部门要以《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规划》为指导,以研究解决影响高地建设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创造性地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接具体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形成打造高地的强大合力。县域和镇域是高地建设的坚实基础,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的要求,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工作坐标,更大力度实施“培增计划”,以板块崛起支撑和推进高地建设。各类园区和企业是高地建设的重要支柱,要把做大做强新型工业作为高地建设的主战场,以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打造高地建设的增长极,促进各类企业全力做大做强、争当高地建设的排头兵。市直部门单位是高地建设的参与者服务者,既要在本行业本系统争先进、创一流、当排头,又要认真履行服务职能,为基层、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把济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效能最高、发展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人民群众是高地建设的动力源泉,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最广泛地汇聚力量。要认真落实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系统政策,全面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新业,使全民创业成为富民强市、建设高地的重要基石和动力源泉。
马平昌要求,要落实好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保障措施。要强化领导带头作用,集中精力抓工作,脚踏实地抓落实,心无旁骛抓发展,把信心决心传递给每一位干部群众,汇聚起加快高地建设的强大正能量。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步一步打基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以“钉钉子”精神聚焦解决好“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细化实化目标责任,制定好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倒逼工作机制,一件一件抓推进,一天一天抓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梅永红在讲话中对加快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进行了全面部署。他指出,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这是我省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抉择。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济宁打造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是基于新形势新机遇作出的必然选择,是对我市发展思路、目标定位的深化和提升,是实施区域带动战略的重大抉择、推进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加速济宁跨越崛起争先进位的现实需要,事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事关济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