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金忠等人被评为“十佳爱德模范”
会议现场
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号角已经吹响,曲阜作为文化经济特区被济宁列为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重要内容。曲阜将借力“孔子”这个世界品牌和依托儒家文化资源,力争建设成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道德建设首善之区。
爱、诚、孝、仁 引领道德风尚
12月21日上午,曲阜市召开“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推进大会,对2013年曲阜市“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孔子故里百佳孝星”获得者进行颁奖。当该市主要领导为受到表彰的“十佳爱德模范”颁奖时,一位77岁的老人接过荣誉证书后,却怎么也不愿意领取1000元奖金。他说:“俺做这些事不图啥,证书可以拿,奖金坚决不能要!”在经过一番“争执”后,老人“不情愿”地接过奖金,抱在胸前说:“回去我就把这钱送到敬老院。”
老人名叫荀金忠,是曲阜书院街道荀家村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如今,77岁的他每月还从仅有的55元养老金中拿出20元资助贫困学生;先后捡到钱包、证件等10余次,每次都及时联系并亲自送还失主;今年他又主动加入创卫志愿队伍,每天7点准时在城区大成路等地方捡拾垃圾……
其实在曲阜,还有许多像荀金忠老人一样的普通人,正用他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行动彰显着道德的力量。在北京勇闯火场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魁、用十岁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的扈芊芊、身残志坚的农村青年夏祥洪、号召员工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的经理闫学华……一个个充满大爱的曲阜人,用自己所做的一点一滴汇聚起曲阜发展和道德建设的主流。
2012年8月,曲阜正式提出建设“彬彬有礼道德城市”,以儒家思想的“爱、诚、孝、仁”四德为主要内容,在全市逐步营造出人人崇德尚礼的良好道德氛围,打造道德建设的新高地,并且将道德建设量化,把原本抽象的道德要求化成了看得见的考核标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曲阜建立运行“彬彬有礼”道德教育学校675所,累计培训24万人次,“善行义举四德榜”在全市405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面向社会公示了8.4万农村60岁以上老人赡养情况。成立领导干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机关干部带头引导市民参加志愿活动,市志愿者协会成员发展到3000多人,形成了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开展以爱聚孔子故里、诚播文化名城、孝传千家万户、仁撒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杰出代表。
启动文化圣城道德之旅 首次评选“道德游客”
除了评选“道德模范”和“百佳孝星”外,在当天的表彰大会上,还有四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参与,他们是曲阜今年首次评选出的2013年“道德游客”代表。
今年10月份,曲阜市正式启动“文化圣城道德之旅”活动,鼓励游客在曲阜旅游时的文明行为,让游客接受一次不一样的道德熏陶,最终,评选出了10名“道德游客”。这十名获奖游客在曲阜游玩时,自觉践行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他们不仅成为文明旅游、道德旅游的优秀代表,也为提高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真正把曲阜建设成为中外游客心目中的道德高地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