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人为谋取不当利益,打着“文化下乡”的的幌子,不断向农村地区输送不良文化,严重侵害了“四德”工程建设的阵地,为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河街道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守护好农村文化阵地。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以街道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依托,不断加强“农村书屋”的投入;培养一批业余文化骨干,带领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广场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学习文化、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场所,使“文化垃圾”无立足之地。
丰富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经常性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籍下乡等活动,把如广场舞、秧歌舞等经常性、小型多样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的文化汇演等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深挖、保护、开发优秀的民间文化。加强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深挖农村特色优秀文华和文化传承名人,打响一批特色文化品牌。目前,该街道已发掘出文化能人如魏楼村的辛明军、周大庙的李汝杭、马河崖的王月兰等,他们演艺的渔鼓、坠子、腰鼓深受群众的喜爱。下一步,该街道将结合本地文化,打造“农村乐”旅游项目,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街道文化站不定期下乡走访,深入集市,探查“文化垃圾”源头,对发现的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堵住“文化垃圾”流向农村的渠道。(郭瑞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