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月4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今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3周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获批国家战略也已步入4周年,作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强力引擎,蓝黄两区在全省转调创上率先垂范,引领山东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新年伊始,地处潍坊滨海新区的瑞驰新能源汽车公司传来消息,上半年公司订单猛增10万辆。
潍坊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新华说:“依靠高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我们的产品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
蓝黄两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潍坊滨海新区以一天一个亿的投放,加速集聚起一大批像瑞驰这样的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35%,传统化工产业比重则由80%下降到不足50%.
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袁军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万亿高端产业体系,再造一个“海上潍坊”,在全省蓝黄两区经济转型升级中争当排头兵。”
以“四区三园”为代表,蓝黄两区产业层次和质量效益加快提升。青岛西海岸、烟台东部、潍坊滨海、威海南海四个海洋经济新区以占全省2.2%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省5.6%的生产总值和5.3%的财政收入;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进驻企业1300家,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占全国60%以上的海洋科研力量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化工、海产品加工产业全国第一。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46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黄三角的粮食总产量、畜产品、蔬菜产量已超额完成国家规划确定的2015年目标任务。(作图)
省发改委主任、省区域办主任张务锋说:“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高效生态产业,加快腾笼换鸟,转型发展,中组部和国家发改委将蓝黄“两区”建设确定为全国区域科学发展典型案例。”
2013年上半年,蓝黄“两区”实现生产总值13000多亿元,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多年领跑全省。
张务锋说:“面上推开、点上突破、融合互动”,鼓励区域之间加强协作联合、融合互动,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产业培植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形成区域联动升级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区域发展战略的最大红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