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3年,兖州区来共落实到中央补贴资金799.99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002台,受益农户1213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已成为兖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支撑和载体,为我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兖州市新装备90马力以上拖拉机69台,全年共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农机总动力万千瓦,农机总值达5.56亿元。组建了2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是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补贴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全兖州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2.19万千瓦。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
二是加快了农机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补贴政策的强力促进下,兖州市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之快前所未有,201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年均增幅超过2个百分点。粮食、畜牧、水利、林果等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
三是培育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激活了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发展活力。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了农机合作社等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2012年底,全区农机从业人员1万多人,农机经营总收入过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6个,入社人数2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蓬勃发展,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农业节本增效和土地规模经营,激发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激活了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发展活力,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冰冰)
相关阅读